开卷有益:谨防藏书成癖(续7)
(2024-03-16 00:09:42)
今天,埃米·洛威尔的藏书安放在哈佛大学霍顿图书馆二楼的专室里,与捐资建筑该馆的小阿瑟·A.
霍顿自己所藏的济慈文献放在一起。这是霍顿的提议,他要借此表达对洛威尔的敬意。洛威尔于一九二五年捐献的这批藏品中,有济慈的《初读查普曼译荷马有感》(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圣亚尼节的前夕》(The Eve of St.
Agnes)、《秋颂》(To Autumn
)亲笔手稿。洛威尔原拟要为这位浪漫派诗人撰写两卷本传记,因而收集了这些藏品。她的其他藏品还有兰姆的《饭前的祷告》(Grace
Before Meat
)稿本、塞缪尔·约翰逊博士的签名私人藏书《拉塞拉斯》(Rasselas),以及惠特曼、贝多芬和乔治·艾略特的手稿。
纽约布鲁克林女收藏家艾比·波普夫人(Abbie Ellen Hanscom
Pope)在十九世纪晚期所得的绝品珍籍,后来归于皮尔庞特·摩根(Pierpont
Morgan),现已列为纽约摩根藏书楼的至宝。可惜没有专门辟出一室以她的名字命名,供藏书楼的游客观赏。波普夫人所藏的几部书中有十五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马洛礼(Thomas
Malory )的《亚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品相极好,一四八五年由英国第一位印刷商威廉·卡克斯顿刻印于伦敦威敏斯特。她是在一八八五年中击败大英图书馆而得到此珍本,当时她才二十七岁。波普夫人在一八九四年突然病故,当时很多人公认为执牛耳的美国大藏书家罗伯特·霍三世(Robert
Hoe
)买入了其藏书的最精善之本,共计二十五万美元,亦是前所未闻的壮举。一九零九年,罗伯特·霍三世去世,他的一万四千部藏书以里程碑般的规模出售,波普夫人的那些藏书也在其中。
一九九零年春,格罗利耶书社在纽约举办了主题为“藏书女史十五家”的展览,借此纪念五百年来女性藏书家的成就,从黛安娜·德·普瓦捷到弗郎西丝·胡珀(Frances
Hooper
)均在其列。胡珀女士是芝加哥人,曾经做过记者,也做过广告公司的高管。她搜集的那些稀珍之本,现已散入多个公共机构。致开幕词的玛丽·海德·埃克尔斯女士是当时在世的著名女藏书家,她首先称赞了女书痴这个“新物种起源”:“关于所有这一切,有一个问题很令人感兴趣:为什么五百年来,六个国家之中,似乎只是出现了寥寥可数的几个女藏书家?答案显而易见:且不论藏书多少,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必须具备三个优势:家境丰裕、受过良好教育、享有自由身。直到最近,也只是少数女性全部拥有上述三个条件,但是时代正在变化!”
(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