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节日:腊八|等年来
腊八|等年来
腊八味道,年的味道。
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月的第一个节日,
第一总是特别的,
它藏着想说的祝福。
过了腊八就是年,
回家的日子不远了。
腊八粥,当时只道是寻常
记忆中过腊八节,
从一碗心意满满的腊八粥开始。
《东京梦华录》中记:
“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
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腊八粥里有百种米、百种豆子,
金黄的小米、白胖的糯米、圆润的莲子、
暗红的红枣、牙白的扁豆、青绿的葡萄干等……
在锅里翻滚着细腻,煮得软糯香甜。
想起木心说:
“莹白的暖暖香粳米粥,
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
没有什么比柔软更有力量。
吃过这碗浓香的腊八粥,
把人暖得实实在在,
今年一定事事皆周全,
岁岁皆安安。


酸甜苦辣,最有味的节
你还记得儿时的腊八味道吗?
华北过腊八,要泡腊八蒜,
一瓣瓣蒜剥了皮,
倒上高醋封起来,
等到生涩的蒜,泡得似翡翠色,
等到大年三十那天,就着饺子吃,
吃进肚子里香香辣辣。
泡过蒜的醋,也成了腊八醋,
有了些辣味,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饺子。
西北的腊八味道,是腊八面,
泼上葱花油,浇上肉臊子,
腊八的早晨,
在这碗香喷喷的面中,
精神饱满,日子平淡而充实。
安徽的腊八味道,
是晒足了日光的腊八豆腐,
圆的或方的小小块,
拌上麻油、配上佐料,
吃起来又香又甜。
还有那腊八豆和腊八冰,
酸,甜,咸,苦,辣,鲜,
南北西东的腊八味道串起来,
就是中国年的味道。
今天记得吃一口腊八的味道,
让生活有滋有味。
腊肉香,盼新年
小时候不懂为何岁末多肉食,
原来啊,“腊,同猎”,
人们去田里山里捕禽猎兽,
用肉“冬祭”祖先和家神,
向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们,
祈求平安吉祥。
这些冬祭之食,继而变成腊肉,
腊草鱼、腊猪蹄子、腊香肠、腊鸡鸭......
风干了油脂,
凝成紧实的三分肥七分精,
化作一口无法拒绝的美味。
难怪说,
“腊”的月字旁从“肉”,
当风里有了腊味香,
我们知道,该回家过年了。
过腊八,且把年来办
常言道:“腊者,接也。”
意为辞旧迎新,
人们在这天开始,
清扫房屋,除去周遭的晦气,
置办年货,挂上喜庆的颜色,
迎接新年到来。
在临近年关的腊八节,
回头看,劫后余生,
往前看,难以预料,
还有什么比回家过个好年更重要呢?
今年的春运开启,
有的人跳上长长的拥挤的列车,
风尘仆仆在返乡途中;
有的人怀揣着对目的地的思念,
收拾行囊,等待开票;
第一批到家的人开始置办年货,
即使家乡越见破败,
仍是思念之寄托,牵挂之寄怀。
愿你,跨越山海,过个好年。
今日腊八,
又曰“腊者,逐疫迎春”,
陆游说:“腊月风和意已春”,
此时微风里有了些许暖意,
灾疫随寒冷慢慢退散,
人们走出家门,散步、欢聚,
心底开始发芽生花。
腊八提醒着人们,
忙碌了一年,
是时候停下匆忙的脚步,
好好庆祝用力的一年,
无论得失与苦乐,
学会了从容自在,
结尾会收得漂亮。
攒足了力气,
明年,才能更好地出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