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词风:自古文人食尚雅(续1)
(2023-10-23 20:55:15)
食栗子。栗子,又称板栗、毛栗、凤栗、栗果等,药王孙思邈称之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苏辙有诗赞曰:“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按李时珍介绍,“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食梅花。梅花既是观赏花木,又是一味良药,药用以白梅为主,有
“除烦安神、止渴生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用。杨万里最喜欢用鲜梅花蘸蜜食用,在《庆长叔招饮》中诗云:“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水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开,老夫自要嚼梅花。”
食百合。百合由“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百片合成”而得名,利脾润肺。陆游喜食百合,曾作佳句“更气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食荠菜。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护生草等,叶嫩根肥,清香味美。文人雅士对它揄扬备至,苏东坡赞其“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陆游更是嗜荠成癖,咏诗赞其鲜润和香口:“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了。
食茼蒿。茼蒿开胃健脾,煸炒、做汤、凉拌均可。陆游视茼蒿为天赐佳蔬之一,其《初归杂咏》诗云,“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采摘茼蒿仿佛置身于远离人间的仙境。
(待续)
前一篇:诗韵词风:自古文人食尚雅
后一篇:诗韵词风:自古文人食尚雅(续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