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风雅:长物,是精神的桃源
长物,是精神的桃源
长物对于文人,是生命里寄托志向的形式。良友无杂言,静友可怡情。君子之托物,有美恶之分,须有所选择,文人极为讲究在居所中,放置古雅高洁之物,以此追寻君子心境,幽人有记:“所居列置古经史,名书画,间以卉石,错以琴尊,而朝夕游艺其间,掇芳华以娱玩,漱清气而自洁。”格物游艺,研学雅怀,石令人古,香令人幽,琴令人远……百般长物,构筑起一个清逸的精神世界。
以 物 为 师
滋 养 学 问
古人有记:“予寡嗜,顾性独嗜法书名画,及三代秦汉彝器瑷璧之属,以为极乐国在是。然得之于目而贮之于心,每或废寝食,不去思,则又翻成清净苦海矣。”这是以物寄情的最高写照,收蓄百般长物,时而温习,便能养成一种学问,如宋代之赵明诚,如明代之项元汴,如近代之张伯驹, 他们总能将看似寻常的器物,变成富有韵味,具备审美高度的无上珍宝,他们生命的尺度,也因此变得更为宽广。
以 物 为 友
清 赏 自 得




以 物 为 养
美 而 丰 盈
文房供具,其奢华之处并非物质的张扬,更多的是性灵的充盈。瓶花有境界,砚墨泛乾坤,湖笔且柔韧,宣纸偏轻灵,此中无一不彰显着主人的审美与品味,这种精神的奢侈,在物质为尚的时代,更显得弥足珍贵。世人眼中无用之物,于士君子而言,却是栖心宁神之所,修德研艺之处。文房长物,细加体味,可致知雅怀。当世人熙攘往来之时,它却如室中静友,为我辈“一洗人间氛垢,清心乐志,孰过于此”!长物清疏,不落尘俗,正暗合文人清雅审美的心境。




玩物,可以养志;长物,可以养精神。不同的眼光,修为,学识,便能见出不一样的世界。愿你能择善为友,纵有岁月蹉跎,也有一方繁华璀璨的精神世界。

本期空间|春秋亭(嘉兴)
图片拍摄|文人空间 童建发 邓黎君
文章撰写|文人空间
前一篇:智慧人生:影响一生的五大定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