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禁城中的四座花园

(2014-05-08 09:51:21)
分类: 杂谈论事


  紫禁城中的园林,均系内廷宫殿的花园。比较集中的有四处:御花园建福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

  坤宁宫的宫后苑,也就是后宫的御苑,御花园。

  乾隆皇帝住在养心殿,由于欣赏幽静雅致的建福宫,遂在其西建立建福宫花园,也称西花园。

  慈宁宫南专为太后而设的花园称慈宁花园。

  宁寿宫花园是乾隆皇帝改建宁寿宫时所建的花园,后来也称乾隆花园。

  这些花园都是宫院跨院的园林,从规模上与三海、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迥然不同,既无山野水面的自然条件,又无宽阔豁亮的场地。四座花园的面积只有三万余平方米,每座花园仅相当于一个中小型的私家园林,但因处于皇宫内苑,在建筑上自然别具一格。

  御花园 明代称为“后宫苑”。与明代紫禁城宫殿同时建成,以后曾不断增修,但仍保持着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

御花园一角
御花园中的四神祠
钦安殿前的天一门

  全园南北深八十米,东西宽约一百四十米。园内的主体建筑为钦安殿,坐落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以它为中心,东西大致对称地布置了近二十座建筑。由于多数建筑倚墙而建,只有小巧的亭台立于园中,因此园内尚显得比较舒敞。

  钦安殿左右有四座亭子:北边的浮碧亭和澄瑞亭,都是一式方亭,跨于水池之上,只在朝南的一面伸出抱厦;南边的万春亭和千秋亭,为四出抱厦组成十字折角平面的多角亭,屋顶是天圆地方的重檐攥尖,造型纤巧,十分精美。它们东西对称,是园内引人注目的观赏点。

堆秀山上的御景亭
御花园中卵石镶拼的路
卵石镶拼的图案

  倚北宫墙而叠筑的石山——“堆秀”,山势险峻,磴道陡峭,叠石手法甚为新颖。山上的御景亭,是帝、后重阳节登高的去处。园里的花树,多为明代莳栽。古柏老槐,郁郁葱葱,园内摆放奇石玉座,盆画椿景,连地面也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文字及花卉、人物等各种图案,将花园点缀得极其富丽。

建福宫花园内石棋桌

  建福宫西花园 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 园内是一个以静怡轩、慧曜楼一组建筑为主体的院落,甚为封闭、安谧。西边以延春阁为主体建筑,倚宫墙建有吉云楼、敬胜斋、碧琳馆、妙莲华室和凝晖堂。它们不仅以富华、艳丽的建筑立面遮蔽了平直的宫墙,而且在一片楼宇、花廊纵横的空间里衬托出延春阁的高耸和宏伟。延春阁的南边,叠石为山,岩洞磴道,幽邃曲折,古木丛篁中,饶有林岚佳趣。 

  建福宫西花园的建筑形式,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成为他以后营建宁寿宫西花园的主要样板。可惜在宣统皇帝溥仪搬出紫禁城的前夕,花园遭焚,仅剩下了蕙风亭和一片山石瓦砾。

建福宫花园火场
慈宁宫花园鸟瞰图
慈宁花银杏树

  慈宁宫花园 是乾隆年间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的。花园的揽胜门内,叠有山石,起了“开门见山”的障景作用。山石之后,花坛上万紫千红,衬映出跨池而建的临溪亭。池亭周围,又有含清斋、延寿堂和东西配房相向而立,使临溪亭自然地成为花园南部的观赏中心。花园北部的咸若馆,是全园的主体建筑,馆北有慈荫楼,东厢是宝相楼,西厢为吉云楼,围成半封闭的三合院。

  园内建筑布置规整,左右对称,靠其精巧的装修和周围的水池、山石,烘托出浓厚的园林气氛,园内的梧桐、银杏、松柏等花树,可收四时成景的效果。

  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 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1771—1776年)。花园分为四进院落,布局紧凑、灵活,空间转换,曲直相间,气氛各异。

  首进衍祺门,迎面是山石,绕过山石豁然开朗。主体建筑古华轩,坐北居中, 山石亭台,构成一个自然院落。西面禊赏亭抱厦中设“流杯渠”,仿王羲之兰亭曲水流觞,颇有雅趣。第二进的遂初堂,是曲型的三合院。垂花门内,仅立几块湖石为景,环境幽雅别致。第三进的粹赏楼为倦棚歇山顶的两层楼,满院山石,耸秀亭居高临下,挺拔秀丽,三友轩深藏山坞。最后一进,居中为园内最为崇高、华美的符望阁,以整座山石围其前院,又用庑廊联系阁后斋馆,形成不同的景致和趣味。符望阁前山主峰上有碧螺亭,是个五柱五脊梅花形小亭,形状别致,图案全用梅花,且色彩丰富,是极少见的亭式建筑。

契尚亭内流杯渠
延趣楼
碧螺亭

  此园内共有建筑物二十几座,类型丰富,大小相衬,因地制宜,在平面和立面上采用了非对称的处理,在制度严谨的禁宫之中,尤其显得灵巧、新颖。

景祺阁东院
景祺阁

  花园内的楼阁轩堂,不但在外观上富丽堂皇,而且室内装修也极为讲究。花罩隔扇都用镂雕、镶嵌工艺。符望阁内装修以掐丝珐琅为主,延趣楼的嵌瓷片,粹赏楼的嵌画珐琅,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准。三友轩内月亮门以竹编为地,紫藤雕梅,染玉作梅花、竹叶,象征岁寒三友。倦勤斋的装修更精,挂檐以竹丝编嵌,镶玉件,四周群板雕百鹿图,隔扇心用双面透绣,处处精工细雕,令人叹为观止。

  紫禁城内的花园,其位置若在主要宫殿轴线上,则采取均衡对称,左右呼应的布局,如御花园和慈宁花园。如果花园位置不在宫殿轴线,而是在主体宫殿之侧,布局则灵活多变,以曲径通幽,迂回曲折,取得步移景迁的艺术效果。建福宫花园与宁寿宫花园就是如此,即把私家园林的营造手法与皇宫宝殿的气氛协调了起来。

  紫禁城内的园林,多数的亭台轩馆是为休憩、游赏而建,也有不少殿堂楼阁是专供敬神、崇佛、斋戒、颐养、藏书、浏览等用,是皇帝和皇室成员在紫禁城内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根据于倬云《紫禁城建筑》原文摘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