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29《元曲》特种邮票赏析

(2015-05-16 14:35:57)
标签:

娱乐

文化

收藏

分类: 新邮赏析

中国邮政于2014年12月1日发行《元曲》特种邮票1套6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4-29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6-1)T         秋思           80分

(6-2)T         潼关怀古     1.20元

(6-3)T         窦娥冤       1.20元

(6-4)T         墙头马上     1.20元

(6-5)T         赵氏孤儿     1.50元

(6-6)T         倩女离魂     3元

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6枚(一套)

整张规格:135×220毫米

版 别:胶雕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邮票设计者:萧玉田

版张边饰设计者:夏竞秋

资料提供: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董研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此套邮票采用雕刻缩微文字工艺将元曲全文印制在邮票周边,借助专用点读笔点触邮票,可欣赏到元曲词曲的音频(音源提供:中国唱片总公司)。扫描二维码,可欣赏元曲词曲音频。

另制作四方连邮票折:成品规格115×165毫米,面值35.60元,专用于中国集邮总公司邮品。四方连邮票折设计者:夏竞秋。

http://s7/mw690/003uuz2Yzy6SjmcipGCe6&690

http://s2/mw690/003uuz2Yzy6SjmaNL8Z01&690

背景资料

元曲又称词余、乐府,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类文体。杂剧在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散曲为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元曲作品揭露现实问题的深刻以及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手法多变,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天净沙 秋思》原文为“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山坡羊 潼关怀古》原文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窦娥冤》,正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名剧。全剧四折一楔子,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墙头马上》,是由白朴所创作,被誉为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之一。又被中国古代列为十大喜剧之一,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此剧的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一个女子爱上了一位男子,同居了五六年,但被家长认为“聘则为妻奔则妾”,逐出家门。《墙头马上》的内容,大致与《井底引银瓶》一诗相同,但它表现的思想倾向,则与原诗迥异。整个剧本,洋溢着火热的激情。它描绘女子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成为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

《赵氏孤儿》全名为《冤报冤赵氏孤儿》,是由纪君祥所创作,是一部历史剧,也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作者从《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取材,并据历代流传的程婴保存赵孤的故事,进行加工创造,写成了这部壮烈的悲剧。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完成了复仇的主题。

《倩女离魂》全名为《迷青琐倩女离魂》,为郑光祖所做,被誉为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之一。作品是参照元初作家赵公辅的同名剧本及有关说唱材料改编而成的。剧本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系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途经张家,欲申旧约。倩女的母亲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试。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她的魂灵悠然离体,追赶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当众人疑虑之际,倩女魂魄与病躯重合为一,遂欢宴成婚。这是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作者从两个方面叙写了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一方面,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另一方面,现实中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病体恹恹。离开躯体的倩女之魂,寄寓着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的心态;倩女在家中的病躯,那种幽怨悱恻,凄凄楚楚,体现出了礼教禁锢下广大女性的百般无奈。

 

设计赏析

该套邮票票面采用了穷神妙、精细微、耗时费力的工笔重彩绘画手法,使用矿物颜料,展现出工笔重彩细密工整、敷色艳丽的特点,洋溢着古朴而清新的中国风,诗意和抒情气息浓郁,内容表达充分,线条流畅,色彩淡雅,造型生动。邮票设计形式典雅而大方,有着传统中国画的装裱意韵,彷如六幅绢本淡彩中轴条幅,天头宽、地头窄,天头题写的文字和画面相互照应,相得益彰,将中国风的传统形式美表现的淋漓尽致。邮票主图上方的元曲词曲运用了金文、小篆、隶、楷、行、草六种中国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使中国书画艺术和谐地表现在方寸之上,使整体画面效果活泼生动。设计中,作者努力做到与曲作者相表里,让曲与画相得益彰,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邮票创作者萧玉田,为承德画院院长,承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其师从潘絜兹、王钟秀先生研修中国画,工写皆能,人物、山水、花鸟兼擅,以工笔人物画称胜。

 

原地邮局

1、马致远故居北京市门头沟王平镇韭园西落坡村所在邮局: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村邮政支局邮政编码 102301

2、《潼关怀古》创作地陕西省潼关古塞所在邮局: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邮政局邮政编码 714399

3、张养浩墓山东市相公庄镇所在邮局:山东省章丘市相公邮政支局邮政编码 250203

4、白朴祖籍地山西河曲县白朴公园所在邮局: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邮政局邮政编码 036500

5、关汉卿墓河北省安国市药王庙所在邮局: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伍仁桥邮政支局邮政编码 071201

6、《窦娥冤》故事发生地楚州所在邮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镇淮楼邮政支局邮政编码233299

7、郑光祖墓杭州市西湖灵芝寺(现钱王祠)所在邮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涌金门邮政所邮政编码 310002

8、赵氏孤儿藏身处山西盂县藏山所在地邮局: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藏山路邮政支局邮政编码 0451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