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杂交水稻成功培育40周年,中国邮政于2013年10月25日发行《杂交水稻》特种邮票1套2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3-29
图
序 图名 面
值
(2-1)T 制种
1.20元
(2-2)T
丰收 1.20元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16枚(连印,8套);
整张规格:174×195毫米
版 别:胶印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李志宏
责任编辑:干止戈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http://s10/mw690/003uuz2Yzy6HIaZRZI509&690
背景资料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杂交水稻的基本的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ll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但Henry
Beachell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中国科学家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其于196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并于1973年10月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使得中国称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将杂种优势理论应用于水稻生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杂交水稻应用面积最广、应用程度最高的国家。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杂交水稻制种,就是将雄性不育系(母本)和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父本)通过人工栽培措施,实现异花授粉结实的大田生产过程。生产的杂交种子从而恢复了雄性不育,而且子一代表现植株生长整齐,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明显优于两个亲本,这就是杂种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水稻大面积生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多年来,为提升粮食单产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设计赏析
邮票票图采用了手绘的方式,以制种、丰收两个画面,用科普示意图的方式来表现杂交水稻的父本雄蕊、母本子房等,杂交稻种和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核心技术以及杂交水稻对全人类的贡献。其中一枚以袁隆平院士在田间耕作为背景、杂交水稻制种原理为主图,反映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艰辛;另一枚则以世界地图为背景、丰收的稻穗和米饭为主图,反映杂交水稻惠及世界人民,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邮票以绿色为主要色彩,表现了杂交水稻的勃勃生机和杂交水稻是绿色安全的健康食品。用浅色水波纹作为衬底,暗指水稻的种植特点。
原地邮局
1、杂交水稻发源地湖南洪江市安江农校纪念园所在邮局: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大沙坪邮政所 邮政编码418000。
2、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远大二路736号所在邮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邮政所
邮政编码 4101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