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梦蝶先生的《我选择》
标签:
台湾诗人周梦蝶香草卷施岁月静好究竟觉 |
分类: 开卷有益 |
我选择紫色。
我选择早睡早起早出早归。
我选择冷粥,破砚,晴窗;忙人之所闲而闲人之所忙。
我选择非必不得已,一切事,无分巨细,总自己动手。
我选择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
我选择以水为师——高处高平,低处低平。
我选择以草为性命,如卷施,根拔而心不死。
我选择高枕;地牛动时,亦欣然与之俱动。
我选择岁月静好,猕猴亦知吃果子拜树头。
我选择读其书诵其诗,而不必识其人。
我选择不妨有佳篇而无佳句。
我选择好风如水,有不速之客一人来。
我选择轴心,而不漠视旋转。
我选择春江水暖,竹外桃花三两枝。
我选择渐行渐远,渐与夕阳山外山外山为一,而曾未偏离足下一毫末。
我选择电话亭:多少是非恩怨,虽经于耳,不入于心。
我选择鸡未生蛋,蛋未生鸡,第一最初威音王如来未降迹。
我选择江欲其怒,涧欲其清,路欲其直,人欲其好德如好色。
我选择无事一念不生,有事一心不乱。
我选择迅雷不及掩耳。
我选择最后一人成究竟觉。
读到“我选择以草为性命,如卷施,根拔而心不死。”
初遇“卷施”,觉得不像是花草之名,但它确实是一种花草,而且还是一种香草。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中的“宿莽”就是卷施,民间称之为水莽草。因了这一枝香草,通篇有了香气。
最后一句“我选择最后一人成究竟觉”。究竟觉?我一头雾水,不明就里。经查方知,究竟觉,佛家所说的五觉之一。觉,通常指的是:本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如此之高的境界,别说望尘莫及,就是心中闪过这一念,已是仰望蓝天白云,身沐清风明月了。(参考资料:佛光大字典)
(一)本觉,即本有常住之觉体。谓心体离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而说,故称本觉。
(二)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谓本觉心源之体从真起妄而成不觉,若能返妄归真,本觉之体显现,则称始觉。
(三)相似觉,菩萨于十信之位而得类似之始觉。即菩萨舍去分别执着相,无明之惑将破,本觉之体将显,虽未真证而似于真,故称相似觉。
(四)随分觉,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位,随分证得真正之始觉。即菩萨各破一品无明之惑,随觉一分法性之理,然觉道未圆,故称随分觉。
(五)究竟觉,于妙觉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觉,遂与本觉一致。即菩萨地尽,入于妙觉佛位,圆满具足方便,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之故,得见心性,心性即常住,故称究竟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