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
(2016-01-08 15:35:22)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
体验式主题班会课
广州市南沙区鱼窝头中学 陈小霞
【活动背景】
2014年5月12日,在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工作会议上,中国红十字总会训练中心主任辛宝山表示,我国每年死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数逾800万,其中八成是可以避免的。他认为,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意外灾害,而是死于无知。我国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培训普及程度仅有1%。据统计,2010年,广东省有764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占学生总人数的万分之0.425。与2009年全省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758人相比,上升了0.79%。其中,溺水死亡有361人,占非正常死亡的47.19%,成为广东省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这种溺水频发,学生缺乏自救互救知识的情况下,我设计了此节《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希望可以通过这节主题班会课,让学生们了解溺水的危害性,掌握预防溺水的基本知识。
【设计理念】
本节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遵循心理学的4F原则:即:Fact,(事实)Finding(发现),Feeling(感受),Future(未来)原则,以“体验”为突破口,以“分享”为纽带,以“热爱生命”为核心,以“自救互救”为手段。学生通过观察事实、明辨是非,体验分享、讨论总结、应用实践,指导未来等步骤,由浅入深、生动有趣地学习和掌握安全游泳的基本知识,学会溺水的自救互救方法。增强学生面临危险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悦纳生命、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
2.
3.
【活动对象】广州市中小学生
【执教老师】广州市南沙区鱼窝头中学 陈小霞和学生家长(专业急救医生)
【活动时间】2014年5月 12日
【活动准备】
1.
2.
3.
4.
【活动流程】
一、 导入(1分钟)
二、《我思我悟》:通过观看溺水事件视频,学生思考、总结、小组讨论下列问题(5分钟)
1. 他们都在什么地方游泳?
2. 这些地方安全吗?
3.为什么这些学生溺水身亡?
4.如果你是溺水学生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溺水身亡,你会有什么感受?
5.怎样才能够安全游泳?
同学们讨论、总结:
1.他们都在江、溪、池塘、水库游泳。
2.这些地方都不安全,因为没有救生员,而且水底情况复杂多变,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3.因为这些学生到危险的地方游泳,而且没有大人监护,发生意外时,得不到及时的救援。
4.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溺水身亡,作为家长会感到悲痛欲绝。
5.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老师总结过渡:上面的悲剧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也提醒我们一定要保证安全,因为生命高于一切,而安全的保障需要知识为前提,科学来支持。怎样才能够安全游泳呢?下面进入安全游泳知识竞赛
三、《安全游泳知识竞赛》:(7分钟)
活动一、安全游泳知识竞赛
1.老人、小孩特别是不会游泳的老人、小孩最好不要下水游泳,如果游泳,一定要有家人的陪伴;
2.高血压、糖尿病、癫痫、心脏病、精神疾患、肾脏疾患等人群,不适宜游泳。
3.要注意结伴游泳,因为一旦发生意外,有同伴可以实施救护;
4.要注意下水之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对于防止腿抽筋、预防血压急剧升高有很好的效果;
5.要注意到自己熟悉的水域去游泳,尽量不要到没有防护措施、陌生的水域去游泳;
6.不要在大病初愈后下水游泳,以防引发严重的不良疾患等。
7.游泳时不能互相打闹,不要跳水或潜水。
8.不能离开救生员的视线。
9.遇到危险时要冷静,不要慌张,要大声呼救。
10.少年儿童,不要自己跳到水中去救人,要向周围人求救。
老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掌握了这么多的安全游泳知识,让我们共同承诺,从今天开始自觉遵守安全游泳四不原则: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活动二、庄严承诺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安全游泳宣言卡,写下你们庄严的承诺,带回家,请你们的家长签字,然后将它贴在教室后面的安全教育宣传栏里。让我们共同承诺,自觉遵守安全游泳四不原则,珍爱生命,远离溺水。
四、《故事分享》:(5分钟)
请同学们讲一讲,你听说的,或是你经历的溺水故事。
小明同学讲述了他自己的同学在2010年夏天溺水身亡的故事。
2010年6月9日下午2时左右,我的好朋友小刚与几个同学一起到村边的河里游泳,小刚游泳水平很高,所以当他潜入水里时,大家都没当回事,认为他在玩水,可是几分钟之后,大家才发现,他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这时同学们都紧张起来,随行4名同学都跳入水中共同营救,在水深4米至6米的河水中,大家一次又一次寻找,始终都没有找到小刚,由于水流湍急,体力透支,四名同学都被水流冲走,幸亏一艘渔船发现了他们,其中2人被村民救起, 其它3名学生死亡。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同学总结:当我们不幸遇到溺水事故的时候,大家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盲目跳入水中救人,这样不但不能挽救别人的生命,而且还会丢失自己的生命。
老师:同学们,我们掌握了这么多的安全游泳知识,但天有不测风云,仅仅掌握这些知识是不够的,当遇到溺水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自救互救呢?让我们进入《智慧救人》环节
五、《智慧救人》:溺水的急救方法(15分钟)
活动(一):讨论: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腰部一下最宽的两侧骨骼),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拨打120求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活动(二):科学施救演练: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专业急救医生点评、指导)
活动(三)如何开展岸上急救,同学们讨论、总结(专业急救医生示范)
1.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掰开他的牙关。
2.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3.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4.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120,或拦车送医院。
活动(四):科学施救演练: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可以多个小组轮换(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充分体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专业急救医生点评、指导)
六、 学生谈活动体会、教师总结:(5分钟)
同学们生命是如此美好,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老师、国家为了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让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让我们努力学习,为自己,为父母,为祖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生命很美好,但是生命也很脆弱,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丧失可贵的生命,也不要因为无知而失去自己和他人宝贵的生命,让我们认真学习、掌握自救互救安全知识,在性命攸关的紧要关头,我们不但能挽救自己的生命,而且也能挽救他人的生命。让我们携起手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祝同学们平安、健康、快乐!
七、齐唱歌曲《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1分钟)
八、课后活动:
1.请设计一幅预防溺水的海报,一周后进行评比。
2.与家长共同学习教育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然后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为题,学生与家长共同写一份学习心得,一周后评比。
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中小学生家长朋友: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