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霞圃的石头

标签:
秋霞圃园林石头 |
分类: 行走 |
秋霞圃的石头
秋霞圃是我喜爱的园子,有文友来嘉定,陪他们游秋霞圃是我首选。园中碧梧轩、丛桂轩、涉趣桥等,曾让作家叶广芩赞不绝口,她感慨古代文人在园林设计上的精思巧想,更赞美其难得的幽静。王安忆对秋霞圃更是情有独钟,最喜欢在荷花池畔“柳云居”旁静静品茶。
http://s6/mw690/003um3dhzy760diPtsh35&690
有一年春天,艺术家洪磊与文艺评论家吴亮来秋霞圃,居然对秋霞圃的石头大感兴趣。
http://s14/mw690/003um3dhzy760eQ2SKN9d&690
秋霞圃的石头我也喜欢。屏山堂前一块明代古石,高两尺许,传说在阴雨天气会渗出白色滋汁,如同米汁,故名为“米汁囊”。清代诗人章松庵曾有诗赞:“石田无用负春耕,顽石而今诉不平。根恋痴心频酝酿,香涵嘉穗蓄菁英。漫教错与奚童借,却似凭他玉液盛。偶遇元章应下拜,膏流沁口味逾清。”
民国年间,秋霞圃一度成为启良学校,嘉定名士浦泳早年在校执教,屏山堂是他的办公室,与米汁囊朝夕相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浦泳拄着拐仗重游故地,站在屏山堂前,竟不见米汁囊。直到本世纪初,嘉定一位古石研究者根据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照片,认出米汁囊仍在原处。只因“米汁囊”三字被石灰涂抹掩盖了,以致浦泳相逢不相识。为什么要用石灰涂没?有一种解释是抗战沦陷时期,恐日寇见此名石而起意盗运,故有人涂掩。
叶广芩正在写一部与嘉定园林有关的中篇。游秋霞圃时,她听我说一块奇石米汁囊阴雨天会流泪;一棵鸟都不会停的很贱的枸骨,200年后竟成乔木,而且还结红果;好端端的一棵百年茶花,被砍去一条胳膊,之后一个女学生就发了神经病……觉得其中有太多的创作素材。我不知道她的小说会怎么写这块奇石?
无独有偶,2015年9月,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10名外国作家来访嘉定,英国诗人乔•邓索恩,在秋霞圃听我讲米汁囊传奇,竟也浮想连翩灵感大发,当即为这块石头写起诗来。
http://s12/mw690/003um3dhzy760eStwYHeb&690
在奇石米汁囊西,原有一块“迎客僧”,亦为明代古石,高2.2米,宽0.89米,状如一老僧,双手合十,躬身作揖,故名。此石在周承忠的《秋霞小志》上有记载。现移至秋霞圃凝霞阁后,像是老僧躲在树丛中静心诵经苦修。
由苏局仙老人题额的霁霞阁前也有一湖石,名“缀华峰”,由城内原廖家大院移来,高2.3米,云头雨脚,孔洞密布,玲珑剔透,为清代遗物。廖家曾为嘉定望族,晚清曾出廖氏兄弟进士,是嘉定科举史上的一桩佳话。廖寿恒曾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要职,廖寿丰曾官至浙江巡抚。廖家之显赫由此可见。旧时,嘉定城内的廖家大院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房间有124间。缀华峰从廖家大院移来,可见其不一般。
http://s4/mw690/003um3dhzy760erpVo7e3&690
在秋霞圃看花赏石,每每在“迎客僧”、“缀华峰”前,我一次次的脉脉回望,似乎每一次总能看到不同的内容。
明代遗物福禄寿三星石,更令人流连忘返。三星石位于在丛桂轩南侧绿荫丛中,老态龙钟,似福禄寿三星。“寿星”居中,左“禄”右“福”,形神兼备,为石中珍品。云聚云散,“三星”笑看世事变幻,宠辱不惊。
我每次带朋友来,总忍不住在三星石前拍照,是“三星”的安之若素让朋友怦然心动,还是想在石前获取其中吉祥之气?福耶?禄耶?寿耶?世人都心向往之。
经桃花潭北岸碧梧轩,见横琴石,古朴典雅。此石最长处1.64米,最宽处0.85米,据记载:“1920年,凝霞阁南屏山叠成后,遗有此石,石侧有云状纹,古拙典雅,遂移至此处,邑人戴思恭见石似古琴,取名‘横琴’,邑人赵梦苏即以朱漆书之,延石工镌刻。”(《秋霞圃志》,学林出版社2008年3月版)
http://s10/mw690/003um3dhzy760ew7ojD29&690
古人坐山光潭影馆内,观庭前轻歌漫舞,一侧琴音缭绕,可以想象其风雅。而此刻,目睹横琴古石,我却想起在“文革”那个疯狂的年代,秋霞圃里的中学生在碧梧轩前的空地上跳着“忠字舞”的场景,我不知在这块横琴石上是否弹奏乐曲?弹奏的又是什么乐曲?
中国的古典园林也有悲剧。秋霞圃这座始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的古园曾几何时也是一片荒芜!在那跳“忠字舞”的年代,桃花潭涉趣桥周边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曾被砸碎用作建造防空洞的三合土!比我年长的老人说,那些太湖石酷似十二生肖,真漂亮。可惜现在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