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州8---北城河边三大寺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北城河就是护城河,东至便益门河口、西到大虹桥南,长2.6公里。

明万历二十年(1592)扬州知府吴秀疏浚城壕,掘土堆为梅花岭,康乾时期复浚。

两侧廊房92间

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四面有廊,前后有月台,面阔5间328米,进深15檩25米,脊檩高19米。殿后走廊东壁嵌有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立《重修天宁寺碑》,西壁嵌有1987年立《重修天宁寺碑记》。(正在维修)


华严阁


街对面的重宁寺

万佛楼;现在是《四库全书》文津阁珍藏版所i在。


“一寺五门天下少,两廊十殿世间稀”



康乾南巡上岸之处




国宝5重宁寺;2013年全国文保、扬州八大寺之一

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占地11800平米、建筑3000平米。



第一进为天王殿,硬山结构,面阔五间,
拱门上有石额“波罗密门”,后檐有外廊;
第二进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歇山重檐顶,檐下有斗拱,四面有廊,殿内以八根铁栗木作柱,铁栗木高度均在15米以上。天花上满施彩绘,中央有斗八藻井,保存较好;
第三进为藏经楼,硬山重檐,高三层,面阔五间,前有走廊。楼西尚存方丈室,为四合院建筑。

现在是文管所办公地方不容许进去参观!


省文保6---准提寺;原为明管理盐务公廨,明末改为准提寺;清雍正时重修、后屡毁屡建。同治光绪年复建,最后是1996年复修建。


山门殿;面南开三门。两旁为半圆砖圈门,中间为石细圈门,上嵌“大准提禅寺”





第二殿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檩,门上嵌“不二法门”石额。

古银杏树




第三进为大雄宝殿,系明代遗存,清代重新修建,面阔三间,进深七檩,硬山重檐顶,屋脊正中有一图,图两边的正面有“风调雨顺”四字,反面是“国泰民安”。
山门殿;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

两侧廊房92间

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四面有廊,前后有月台,面阔5间328米,进深15檩25米,脊檩高19米。殿后走廊东壁嵌有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立《重修天宁寺碑》,西壁嵌有1987年立《重修天宁寺碑记》。(正在维修)


华严阁


街对面的重宁寺

万佛楼;现在是《四库全书》文津阁珍藏版所i在。


“一寺五门天下少,两廊十殿世间稀”



康乾南巡上岸之处




国宝5重宁寺;2013年全国文保、扬州八大寺之一

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占地11800平米、建筑3000平米。



第一进为天王殿,硬山结构,面阔五间,




现在是文管所办公地方不容许进去参观!


省文保6---准提寺;原为明管理盐务公廨,明末改为准提寺;清雍正时重修、后屡毁屡建。同治光绪年复建,最后是1996年复修建。


山门殿;面南开三门。两旁为半圆砖圈门,中间为石细圈门,上嵌“大准提禅寺”





第二殿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檩,门上嵌“不二法门”石额。

古银杏树




第三进为大雄宝殿,系明代遗存,清代重新修建,面阔三间,进深七檩,硬山重檐顶,屋脊正中有一图,图两边的正面有“风调雨顺”四字,反面是“国泰民安”。
藏经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檩,两边的面阔较窄。檐口悬“山藏海纳”匾额一块。楹柱上挂楹联两幅,中间一副为集句“近水楼台开梵宇;平山栏槛倚晴空。”

两边为著名楹联:“作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旧杜牧;主任休问有一管春风词笔点缀扬州。”藏经楼正脊为瓦条筒花脊,两端为鸱吻和砖细吻座;中部是“双龙戏珠”砖浮雕,正、背面分别安装了“佛日增辉”和“莲花藏海”砖雕字匾,


前一篇:下扬州7---逸圃
后一篇:下扬州9---史可法墓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