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之二十----白鹭洲公园
| 分类: 旅游 |
白鹭洲公园亦称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为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是南京城南最大的公园。
因园内有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石碑而得名。
因园内有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石碑而得名。
其总面积229.41亩,湖水面积57.35亩,民国时期1929年正式辟为白鹭洲公园。以“春水垂杨”“辛夷挺秀”“红杏试雨”“夭桃吐艳”合称“鹭洲春日四景”。


原玩月桥始建于明中期,被赞为“是时岸上栉比,水上碧波荡漾,桥上流如织”,为清代金陵四十景之一,是秦淮河畔中秋赏月的胜地。1975年,白鹭洲公园复建玩月桥。





湘兰苑是秦淮八艳之一马湘兰故居。前有“玩月桥”,后靠“印月桥”,苑内分前后两进,中有天井,为典型的明清江南建筑风格。




壹鉴堂为明代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园主人接待宾客的场所。原位置位于心远堂北面。
“壹鉴堂”的起名,亦来自宋代大儒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壹鉴堂圆形大门沿石子路向右侧,则转到长廊和观澜亭。
区文保单位





鹫峰寺原名法光禅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建筑重建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为纪念唐朝名僧鹫峰而得名,初建时鹫峰寺规模甚大,在寺院东侧有禅院僧房九间,寺后有水塘。
明清时期的鹫峰禅寺为金陵一大景观。1993年,鹫峰寺整修复原两进三楹的殿堂,两边还配有僧房。
修复后的鹫峰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组成,天王殿内塑有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为多层建筑。
鹫峰寺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前一篇:南京之十九---文保单位2
后一篇:南京之二十一--东水关遗址公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