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之十八---老门东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老门东大门外两侧的路,叫剪子巷。东起小心桥东街,西至膺福街,长近千米,宽近四米。明初,这里是兵器仓库,仓内多储存箭簇,所以被称为“箭子巷”,后讹传成“剪子巷”。1950年剪子巷与藏金桥、小英府、仓门口等巷子合并称为剪子巷。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起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



箍桶巷;原沈万山家蔑匠铺所在,长300米、宽5-6米。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起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

“老门东”牌坊高17米,梁柱和坊额上以干挂工艺敷设精美石雕,石雕由福建惠安石刻艺人设计雕琢,石雕画面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玉如意等,牌坊基座上的抱鼓石也敷设了精美的石刻云纹。
2013年9月29日,老城南·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对外开放。街区是在保留大量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建筑的基础上,将老厂房改建成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老城南记忆馆等“一院两馆”,建设民居式精品酒店和时尚活力街区,引入名人工作室、百年老店、文化娱乐、古玩会所等,成为集历史文化、休闲娱乐、旅游景观于一体。


箍桶巷;原沈万山家蔑匠铺所在,长300米、宽5-6米。



【惜抱轩展馆】在陶家巷,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的故居。“惜抱轩”是姚鼐的书斋名,宅院为晚清建筑风格,内有两院两进六间房屋,青砖院墙,木质门窗,环境清悠。







明代初年,朱元璋为解决修建南城墙的兵夫宿食问题,在这里盖起东、西向三条营房,依次称为“边营、中营、三条营”


中营-------东起转龙巷,西至边营中段;



三条营
小巷不长,只有约400米,街巷两侧是明清时期南京城南老建筑风格。东起转龙巷,西至上江考棚,也是明朝军队的第三座营房。
这里原是朱元璋为了解决驻守城门的官兵的食宿,在此盖起的东西三处营房。芥子园和蒋寿山故居是这里比较显达的两处宅邸。


蒋寿山故居现为省级文保单位,是典型的老南京民间建筑,南至三条营,东至双塘园,西至陶家巷,北至剪子巷以南。青砖黑瓦,绵延百米,层层叠叠。整个宅院从前到后共两组七进院落,院落一进高于一进,最后一进为楼房,取“步步高升”之意。

蒋寿山(生卒年不详),名长城,字寿山,出身于金陵回族富绅蒋氏。清朝中期,其祖上蒋锦堂到南京创业,至蒋寿山已有五代。蒋家基业由蒋寿山的父亲蒋春华与弟弟蒋春源艰苦创业而奠定。


















前一篇:南京之十七---秦淮河畔乌衣巷
后一篇:南京之十九---文保单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