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之十五---梅园新村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博 |

玄武区文保---竺桥
横跨杨吴城濠,是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始建于南唐,横跨杨吴城濠,也是明故宫护城河最西边的一座单孔石拱桥,现桥身为后建石拱桥,单拱用砖石纵向并列砌筑而成。

位于梅园新村社区珠江路与城东干道交界处西南角
长约20米,宽约6米,桥拱券旁各有2只龙头桥翼,雕刻纤巧精细,保存较好,具有明清时代的风格。


民国建筑是一颇有财势的资本家的产业。1947年白崇禧租下此处后,就从原住地蓝园9号搬过来,并作为他在南京的主要公馆。

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高2.60米的红砖围墙和古铜色木门组成典型的中国式四合院,占地面积388.9平方米,共有房屋三幢16间,建筑面积266.3平方米。大门旁有一可停三辆小车的车库。
院内两幢二层红色小洋楼东西错位,南北相向而立。院子前部和两幢小楼之间有两个修整得十分雅致的小花园。

位于梅园新村社区珠江路与城东干道交界处西南角


民国建筑是一颇有财势的资本家的产业。1947年白崇禧租下此处后,就从原住地蓝园9号搬过来,并作为他在南京的主要公馆。

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高2.60米的红砖围墙和古铜色木门组成典型的中国式四合院,占地面积388.9平方米,共有房屋三幢16间,建筑面积266.3平方米。大门旁有一可停三辆小车的车库。

玄武区文保单位;雍园3号民国住宅
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筑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共三层,两坡屋顶。
玄武区文保单位;雍园5、6、7、9-19、21、23、25、29、31、33号民国住宅

梅园新村17号有楼房两幢,是代表团办事机构的办公室及工作人员宿舍,南楼楼下为饭厅,总理经常在此举行新闻记者招待会。






有砖木三层楼房1幢;三层楼房2幢,砖木平房2座,共29间,占地502.13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







玄武区文保;梅园新村1~4,9~12号、22、28-29、31-33号、34、36-37、38-39、49号民国住宅
玄武区文保;梅园新村42、43、44、45、48-51、52号民国住宅 。



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于 1956 年 10 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 年 8 月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 11 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园新村 30 号是周、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有 2 层楼房 3 幢,共 18 间,占地面积 431.75 平方米,建筑面积 361.1 平方米。主楼楼下有办公室、会客室、卧室、餐室等,楼上设有机要科等。

前一篇:南京之十四---文保单位1
后一篇:南京之十六---中国科举博物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