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摩崖石刻14

分类: 文博 |

碑文: “乾隆拾年周符和题
胸开万古首楞岩, 湖水湖田一望间。 久坐苍苔消世虑, 白云竟绕客衣还。 ”
此石刻为楷书阴刻, 绿色描漆, 刻于棋盘洞内石壁上。
明钱元鼎游浮山诗石刻
碑文: “云卷波涛山若浮, 游人仿佛在瀛洲。 穿心石上千年药, 会圣岩前百尺楼。藉草为茵聊憩息, 采薇供爨小淹留。
尘缨好濯天池水, 努力还须到上头。傍石依岩待小庵, 山人见客语喃喃。 海州福地曾闻十, 蓬岛名山漫说三。 何必求仙远雁荡,
未应采药入终南。 玄谈已觉槐安梦, 回首尘中蚁正酣。 ”
落款: “嘉靖丙辰慎庵, 钱元鼎书。 ”
此石刻为草书阴刻, 题刻部分地步涂黑, 蓝色描漆, 长 62cm, 宽 26cm, 刻于紫霞关内石壁上。 这方石刻字迹潇洒,
可见题刻者的书法功底。
还有没有照片或者字迹不清石刻;
明代;
1 明秦酌斋题穿云径石刻 秦酌斋 龙虎关内石壁
2 明钱元善题浩笑廊石刻 钱元善 龙虎关内石壁
3 明钱元鼎题浮山会景石刻 钱元鼎 总岩上方石壁
4 明雷鲤题壶天别业石刻 雷鲤 枕流岩内石壁
5 明雷鲤题雷公洞石刻 雷鲤 雷公洞石壁
6 明周芸题洞关石刻 周芸 龙虎关内石壁
7 明周芸题洞天石柱石刻 周芸 马蹄洞内石壁
8 明陈于阶题盘谷关石刻 陈于阶 盘谷关石壁
9 明陈于阶题天河坠玉石刻 陈于阶 滴珠岩内石壁
10 明陈于阶题紫霞关石刻 陈于阶紫霞关内石壁
11 明陈于阶题水天洞口石刻 陈于阶 滴珠岩口石壁
12 明章守诚题选佛岩石刻章守诚 金谷岩左浮空岩内石壁
13 明朱吾弼题仙凡此隔石刻 朱吾弼 金谷岩寺后门左侧石壁
14 明黎道炤题洗心处石刻 黎道炤 滴珠岩石阁后壁
15 明黎道炤题观极同来石刻 黎道炤 滴珠岩内石壁
16 明赵寿祖题枕流岩石刻 赵寿祖 浩笑廊外峭壁
17 明强存任题九带遗踪石刻 强存任 枕留岩外侧石壁
18 明刘东星题远公道场石刻 刘东星 飞来峰下
19 明黄辉题远公塔院石刻 黄辉 栖真岩上端
20 明黄辉题华严佛刹石刻 黄辉 飞来峰下
21 明赵鸿赐题极乐岩石刻 赵鸿赐 金谷岩右侧石壁
22 明阮自华题阮君洞石刻 阮自华 佛母岩内石壁
23 明阮自华题碧汉支机石刻 阮自华 佛母岩内石壁
24 明阮自华题首楞岩石刻 阮自华 棋盘洞内石壁
25 明任天成题悬河石刻 任天成 滴珠岩内石壁
26 明任天成题题游龙桥石刻 任天成 仙人桥
27 明雪浪题、 澹居书蜿蜒窦石刻 雪浪题、 澹居书 枕流岩内石壁
28 明释元亮题天然桥石刻 释元亮 天然桥
29 明方君则题一足可尊石刻 方君则 龙虎关内石柱
30 明许元复题澹云留影石刻 许元复 三曲洞
31 明佚名题三侯继美石刻 佚名 五云岩外侧
32 明吴道行题印纹池石刻 吴道行 滴珠岩内石壁
33 明吴元和最爱斯语书法石刻 吴元和 朝阳洞内石壁
清代;
1 清程仕秋题晴观雨石刻 程仕秋 滴珠岩洞口侧
2 清程仕秋题江南会胜石刻 程仕秋 翠华岩左侧
3 清黄琰题进一步石刻 黄琰 滴珠岩前石壁
4清谢亮揆题天地枢机石刻 谢亮揆 马蹄洞内石壁
5清朱作鼎题非人间石刻 朱作鼎浩笑廊内石壁
6 清朱作鼎题云深处石刻 朱作鼎隐贤岩上石壁
7 清朱作鼎题日月 长石刻朱作鼎 枕流岩上石壁
8 清朱作鼎题别有天地石刻 朱作鼎 垂虹洞上方石壁
9 清朱藻题镜里湖山石刻 朱藻垂虹井畔
10 清张厚载题天生月 窟石刻 张厚载 龙虎关内壁
11清周璵题吞吐云烟石刻 周璵 陆子岩右侧石壁
12 清郭志海题真是仙境石刻 郭志海 隐贤岩内石壁
13 清卢盺题山鸣谷应石刻卢盺 滴珠岩外侧石壁
14清黄文炳题天台幻境石刻 黄文炳 滴水洞外
15 清黄文炳题石似我心空石刻 黄文炳 观音岩洞口
16 清周符和题到此神清气爽石刻 周符和 枕流岩石壁上
(文字及部分照片摘自陈如斯《浮山摩崖石刻研究》,在此说明并感谢!
前一篇:浮山摩崖石刻13
后一篇:铜陵记忆之六十二--龙潭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