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记忆之六十一--三游浮山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博 |
因为还有二个市文保没有找到以及部分石刻没有看到,就再次进入浮山风景区。
首先瞻仰‘’双瞻阁”始建于1929年,是房秩五老先生的故居,或称房老别墅。它坐落在浮山东部金谷古刹之下,背倚狮子山,前临石溪河,与繁华的水码头“白杨古镇”石溪,遥遥相对。
阁名源自《诗经》“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圮兮,瞻望母兮”,有思亲之意。阁成后,房老先生早晚必登楼眺望,一则瞻仰彼岸父母双亲的坟茔
(墓在董家山,柳峰、石溪环绕墓前后),二则可饱览湖光山色。


原由三部分组成,前为门楼,中为阁楼,后为脚屋,四周有土围墙,占地1913平方米。院内有四季桂,四季开花,以秋花香气最为浓郁。院东有抱龙泉,味美甘饴。双瞻阁名初为上海知名人士沈尹默所题,后为张恺帆所书。大门前三字,系仿照房老先生书箱上墨迹写就。
当年,楼下为房老先生及其家属卧室与客厅;楼上为藏书之所。现在作为办公地点不容许参观,这样很不好;文保单位应该开放,何况是旅游景区。
蜃光分面目,鳌背立乾坤。揽遍超然会,凭虚不动尊。
十年怀此胜,喜践梦中奇。水通峰半势,云浮僧与随。

首先瞻仰‘’双瞻阁”始建于1929年,是房秩五老先生的故居,或称房老别墅。它坐落在浮山东部金谷古刹之下,背倚狮子山,前临石溪河,与繁华的水码头“白杨古镇”石溪,遥遥相对。



原由三部分组成,前为门楼,中为阁楼,后为脚屋,四周有土围墙,占地1913平方米。院内有四季桂,四季开花,以秋花香气最为浓郁。院东有抱龙泉,味美甘饴。双瞻阁名初为上海知名人士沈尹默所题,后为张恺帆所书。大门前三字,系仿照房老先生书箱上墨迹写就。


只能在后面拍张照片


房轶武长子、长媳墓

房师亮(1903年-1984年),系房秩五长子,1921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次年,赴德国留学。1925年赴莫斯科接受军事训练,次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1929年与其妻鲍训经一道再度留学德国。1937年,毕业于维尔茨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抗战后回国。历任广州军医分校解剖副教官、南京军政部学兵队教官。1940辞去军职,转入医学界。历任昆明昆华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教授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川南医士学校校长、川南行署卫生局副局长、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政协安徽省副主。
1984年卒于合肥,葬于浮山双瞻阁后。
方有智外公吴应宾墓

一遍荒冢,不是守门的人指引几乎无法确认。

九曲桥




垂虹井





房轶武长子、长媳墓

房师亮(1903年-1984年),系房秩五长子,1921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次年,赴德国留学。1925年赴莫斯科接受军事训练,次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1929年与其妻鲍训经一道再度留学德国。1937年,毕业于维尔茨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抗战后回国。历任广州军医分校解剖副教官、南京军政部学兵队教官。1940辞去军职,转入医学界。历任昆明昆华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教授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川南医士学校校长、川南行署卫生局副局长、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政协安徽省副主。


一遍荒冢,不是守门的人指引几乎无法确认。

九曲桥




垂虹井






金谷岩





天珠石

吴观我指天处;在滴水洞洞口前的天珠石上,纵48厘米,横250厘米。刻文为:“吴观我指天处。”自右向左阴刻,每字约13厘米见方。左侧刻:“外孙智题。”小楷阴刻,竖书1行。
天珠石背面

金谷岩





天珠石

吴观我指天处;在滴水洞洞口前的天珠石上,纵48厘米,横250厘米。刻文为:“吴观我指天处。”自右向左阴刻,每字约13厘米见方。左侧刻:“外孙智题。”小楷阴刻,竖书1行。

天珠石背面

金谷岩
盘谷关 和斋题” 此石刻位于紫霞关石壁上,长0.8米,宽0.42米,楷书。明陈于阶题
盘古关又叫紫霞关位于金谷岩与棋盘洞之间的山道上,它是一块整石,形成巨大的天然石拱门,形若关塞,故名紫霞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它又是一个典型的象形石,从西北看紫霞关,它是一只伏地而拜的玉兔;若出紫霞关回头看,恰似一个大象的鼻子。关顶之石平整,又称仙人床。

“洞里秉卷试一登, 绕云架壑几千层。石龙亭古奇难画, 金谷泉流冷欲冰。 折得野花权当, 飞来幽。看山未了寻常兴, 对客挥毫愧不能。 凤仪山人钱元鼎书”


它又是一个典型的象形石,从西北看紫霞关,它是一只伏地而拜的玉兔;若出紫霞关回头看,恰似一个大象的鼻子。关顶之石平整,又称仙人床。

“洞里秉卷试一登, 绕云架壑几千层。石龙亭古奇难画, 金谷泉流冷欲冰。 折得野花权当, 飞来幽。看山未了寻常兴, 对客挥毫愧不能。 凤仪山人钱元鼎书”
此石刻位于紫霞关,长0.36米,宽0.2米,行书。明书画家诗人钱元鼎题
“浮山东去白云稠, 树里残阳一望收。花鸟到春随意懒, 壶觞有兴待吟留。
诗题僧宇情皆旷, 琴松声韵语悠。 安得此峰图在幅, 竹房终日与相酬。”
此石刻位于紫霞关,长0.8米,宽0.24米,楷书。
古今多屐齿,贤圣一枰棋。问法松涛语,洒然归去迟。三韩杨极题"
前一篇:铜陵记忆之六十---岱鳌山
后一篇:浮山摩崖石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