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2024-01-14 10:56:45)
分类: 长住地
大通古镇来过多次,还遗漏了大士阁和教堂照片;2024年元旦从池州回来正好下午四点,就弥补一下留照发布。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从216国道左拐下来进入山门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据史料记载,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入大唐求法,于浙江台州登陆,途经大通小憩后至九华。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历代九华僧人在金王子小憩过的圣地修心悟道者甚多,“大士阁”因此声名鹊起,初名为湘水寺,清顺治年间(公元1650年)建,依山傍水,原有房舍98间,面积约4200平方米。乾隆时被 御赐“九华山头天门”。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同治年间,九华山无相寺住持圣传法师路过大通镇,见大寺阁已颓废,遂发愿重新修建。在居士、乡民募捐下,扩充殿宇,规模十分宏大,成为丛林,额曰“普济寺”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因为此处是沿江一带香客朝拜九华山的必经之要道,故又称为“大九华头天门”。民国期间为九华七大丛林之一。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抗战期间,寺宇大都被毁。1949年住持僧广慧修复,1958年又被拆除,仅剩两间角屋。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1998年僧尼释本慈及弟子释大定发愿重修,几经努力,终于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庙宇建筑群。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大门紧锁,从旁边小门进去的。空无一人,只有一条狗警惕地看着我。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旁边小庙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大雄宝殿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这张狗看到给它拍照,马上就逃了。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祠堂湖面积1200亩,有闸与青通河相通,湖水碧波荡漾,湖中半岛景色秀丽。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2024年元月14日过来,湖水已经没有了,露出湖床。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远处的青通河大桥,大士阁位于祠堂湖和青通河之间。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夕阳下静静流淌的青通河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老桥已经失去交通功能,一片狼藉。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湖边澜溪古桥,系明初大通名门望族佘家出资修建,至今已600余年。因桥旁原是青通河上繁华的古渡口,故称“老桥口”。  祠堂河古闸建于康熙中期,现已300多年。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佘氏宗祠建于明初,有“祠前西水向东流,佘家世代出诸侯”之说。因清初县令受佘氏后人侮辱,改了河流向,佘家认为风水被破,遂出资修建闸口以期挽回影响。
老街口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八十年代电影院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老商场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郊区政府门口的雕塑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位于镇旁边山坡下,比较偏僻。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龙泉古井:古井位于长龙山西瓜顶南坡,建于清嘉庆年间,井深约5米,常年水位距井口1米左右,水质清凉,干旱年景,井水不干涸。有青石凿制外方内圆整体井圈一块,长、宽、高均约1米,井圈朝南部分,正中刻有“龙井”,左侧刻有“嘉庆”等字样,现古井保存完好。明清古井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天主教堂钟楼:为大通第一高建筑,高约20米,是西方宗教风格的建筑,其投资人是安徽青阳县人,清末始建,民国期间建成,矗立山体之颠,雄视长江。铜钟体量巨大,音色浑厚,方圆数十华里皆清晰可闻。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大通天主教堂始建于1872年圣公会成立之初,现存钟楼位于长龙山西瓜顶,经历次修建,建成于1936年,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坚固雄伟,呈四方立柱型,边长约为4米,园形拱门,高约20余米,上下三层。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大通钟楼为西班牙人所修建,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现存钟楼仍风采依旧。大通钟楼已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铜陵记忆之四十九--再游大通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