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歙县60---再访三阳之一

分类: 文博 |
从柏川出来天色将晚,于是在三阳镇上民宿住下休息。







三阳桥



终于找到洪谦故居

黄山市十大名人故居之一,由主屋慈寿堂和边房组成,位于三阳村外坦,坐北朝南。边房西临巷道,坐北朝南。故居墙院南面开大门与街道连接,西侧开边门与巷道联系。主屋慈寿堂与边房成长方形组合。墙院地面用茶园石铺设,部分空地植树绿化,主屋、边房分别为清代中后期和民国年代建筑。主屋慈寿堂三进两明堂三层木结构,通面阔 8.99米,进深22.44米,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形式木构架。
边房天井面向慈寿堂西面高墙,为二层厢房,通面阔19.2米,通进深分别为6.8、7.64米,穿斗式木构架。边房主间为“修己书屋”,其“修己书屋”匾字为贺敬之所题写。主屋、边房、院落等占地面积约为520.6平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57.3平米。该宅平面布局较为规整,木构架形制特征明显,其梁、柱构架以及装修、外墙窗户等形制,皆是典型的徽州传统建筑。
最早的三阳街道沿着溪水而建,这是山水从山上下来进入村里。

三阳村落选址可以概括为“枕山、环水、面屏”,即前有朝山和案山,后倚来龙,梅溪河从村中呈S形穿过在水口处与昌源河相会,水口处有宝山关隘把守。





这个也是宗祠规模不小,没有注明什么名字大门紧闭。

洪氏宗祠叙伦堂建筑年代为明朝,建筑规模为1980平方米,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宽敞庄穆。
祠堂前低后高,进深三进两明堂(天井)。前进为天井门厅,两扇特大的祠门上留有威武的二门神彩像遗迹。门前两旁各竖立一座高大美观、光滑似黛玉的满天星老坑石料制成的抱鼓石,门厅前沿装有木栅隔扇门。
中进为享堂,月梁、金柱粗硕宏大。享堂前沿有近二十米长的“黟县青”石雕长栏,望柱刻有石狮,雕刻精美,洗练精致。后进为寝殿,寝殿上面为楼上堂。整座宗祠,不见半点蜘蛛结网痕迹。

三阳村落选址可以概括为“枕山、环水、面屏”,即前有朝山和案山,后倚来龙,梅溪河从村中呈S形穿过在水口处与昌源河相会,水口处有宝山关隘把守。





这个也是宗祠规模不小,没有注明什么名字大门紧闭。

洪氏宗祠叙伦堂建筑年代为明朝,建筑规模为1980平方米,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宽敞庄穆。









三阳桥



终于找到洪谦故居

黄山市十大名人故居之一,由主屋慈寿堂和边房组成,位于三阳村外坦,坐北朝南。边房西临巷道,坐北朝南。故居墙院南面开大门与街道连接,西侧开边门与巷道联系。主屋慈寿堂与边房成长方形组合。墙院地面用茶园石铺设,部分空地植树绿化,主屋、边房分别为清代中后期和民国年代建筑。主屋慈寿堂三进两明堂三层木结构,通面阔 8.99米,进深22.44米,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形式木构架。

前一篇:黄山歙县59---柏川村
后一篇:黄山歙县61---再访三阳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