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电影摄影场)(1933-1949)
(2023-06-13 13:46: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电影 |
国民方的电影制片机构。
1945年抗战胜利後,以接收来的原中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在上海设立一﹑二分厂;以接收来的原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在北平设立三分厂;以接收来的原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基础,在长春成立长春电影制片厂(1946~1948)。均由国中宣控制,成为实力雄厚的官方电影机构。
1947年
4月,改组为中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949年
1月和5月,北平的中电三厂和上海的中电一﹑二厂先後为北京﹑上海的军管会接管,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建厂准备了条件。
1946《圣城记》《天字第一号》
1948《十三号凶宅》,《神出鬼没》》花落水流红》《粉墨筝笆》《深闺疑云》《碧血千秋》《青梅竹马》
1933年10月成立于南京,属国中宣委直接领导。 中文名中电影摄影场
抗战前,曾拍摄过几十本新闻片,几本军事教育片和4部故事片。1937年
7月,抗战爆发後,曾拍摄一本纪录“七七”抗战的纪录片《芦沟桥事变》。同年秋迁至芜湖,拍摄了2部纪录片和3本歌曲片。1938年,迁至重庆,拍摄了10多部新闻纪录片和以宣传抗日为内容的3部故事影片。其中,沈西苓编导的故事片《中华儿女》是一部优秀的抗战影片,於1939年秋完成公映。
1936年《战士》
1937年《密电码》
1938年《保卫我们的土地》 《八百壮士》(汉口) 《热血忠魂》
1939年《北战场英雄录》《孤城喋血》《中华儿女》
1941年《长空万里》《建国之路(未完成)》
1946年后;
1.
中央电影摄影场一厂,简称“中电一厂,成立于1946年4月,厂址原为华影设于上海闸北的文化电影制片厂。厂长为裘逸苇。主要以拍摄新闻片、纪录片为主,兼拍故事片。
1947年至1949年,共拍摄故事片6部。1949年还用中电一、二厂摄制的十七部故事片的片段剪辑成一部《银海幻梦》。1949年5月由上海军管会接管。
1947《 还乡日记》《终身大事》、
1948 《街头巷尾》 《舐犊情深》《再相逢》
1949 《银海幻梦》 《寻梦记》
2.中电二厂; 1946年4月由中央电影摄影场二厂,
厂址为上海福履理路(今建国西路)原华影第二制片厂,厂长徐苏灵。以摄制故事片为主。1946年—1949年初,共摄制《遥远的爱》、《天堂春梦》、《衣锦荣归》、《幸福狂想曲》等17部。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军管会接管。
1946 《忠义之家》 《莺飞人间》
1947 《乘龙快婿》 《天魔劫》 《青青河边草》 《幸福狂想曲》 《遥远的爱》
《天罗地网》 《天堂春梦》
《衣锦荣归》
1948 《肠断天涯》 《三人行》 《出卖影子的人》
《悬崖勒马》
1949 《青山翠谷》 《荒园艳迹》 《子孙万代》
《喜迎春》
3中央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三厂;
1947《白蛇黑水血溅红》《郎才女貌》《天桥》《追》、《甦凤记》《黑夜到天明 》
《满庭芳》《大江东去》
4.长春电影制片厂(1946~1948)。金山作为国大员接收满映,保留原先中日雇员建设生产。1948年后由于东北局势动荡部分设备与人员转运至北平。
1947《松花江上》动画片《皇帝梦》
1948《哈尔滨之夜》《小白龙》
前一篇:新华影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