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影戏公司(1925-1927)
(2023-06-06 09:41:54)分类: 电影 |
开心影片公司正是在1925年成立的,制片原则是只拍喜剧片,专治“不开心”。三年间,“开心”共生产长短片近三十部,给观众带去了许多欢乐,也构成了早期国产电影公司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开心”的主要创始人汪优游、徐卓呆都是文明戏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汪优游很早就成为职业新剧演员,组织过戏剧社、创办戏剧刊物,出演过多部轰动一时的作品。徐卓呆早年留学日本学习体育,回国后曾创办体育学校,又十分热衷于写小说、编剧本,并且亲身上台表演,一直活跃在电影界,保有持续的创作热情。
1927年开心”就进行了公司整体出让,转给开心新记公司,“开心”就此结束。看似很成功的公司为什么存在了不到三年就很突然地结束了呢?
表面上看,最直接的原因是《千里眼》经营上的失败。
更进一步考量,以徐卓呆、汪优游这样“玩票”性质办电影公司,没有雄厚的资本支持,拍摄上也无精细计划,公司发展中又逐渐从“拾香烟屁股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追求精益求精,没有成本控制意识,也很大程度上缺乏市场观念。
公司基本依赖徐、汪两人的才华和影响力,而汪优游本人一直身体不佳,拍摄《济公活佛》期间直接累倒。体育达人徐卓呆虽然精力充沛,但又做导演又做编剧,还要不时充任演员和特刊写手,更有自己作为斜杠文化人的众多事务要忙。而1927年的电影业,早已是各大公司山头林立、互相竞争,不再能简单的“寻开心”了。反观“开心”,它完全不像一个现代影片公司,而更像“班主”与“角儿”搭档合作的戏班子。这样成败系于个人的组织方式,在“开心”发展中逐渐成为桎梏,而两位主理人既没有扩大资本的野心,也能在其他行业中轻松谋生,自然不愿再费这吃力不讨好的功夫。
“开心”的退场是中国电影业走向现代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妨碍它的特殊价值与贡献。“开心”创造性的使用光影特技制造电影戏法,大大拓展了中国电影与写实相对的“奇观”一路,甚至后世所谓的“古装片”,也是以“开心”中后期翻拍连台戏《凌波仙子》《红玫瑰》等片为开始的。更重要的是,它专拍使人欢悦的喜剧片,基于严肃的创作原则和教化意图对于喜剧电影进行了多样化探索,代表了早期中国电影的追求与品质。
1926《怪医生》《活动银箱(假力士)》《济公活佛第一集》《色盲(活招牌)》《神仙棒.》《雄媳妇》
1927《风雨中的悲乐.》《隔帘花影》《怪人》《黄金梦》《济公活佛第二、三、四集 》《凌波仙子
》
《剑侠奇中奇前、后卷》《千里眼》《时来运转》《天仙赐福》《猪八戒游沪记
》
1927 《十三号包厢》
1929《 三哑奇闻》
后一篇:1924-1925年电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