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2023-03-23 15:08:24)
分类: 文博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石潭自始祖吴启公长子吴唯迁居建村已经800年历史,至今仍然保留一村一姓。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2014年石潭村就被建设部、文化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太平桥;三孔石拱桥,建于明末,后毁;民国初年重建,桥身长50米,高16.7米,宽6.7米。(未注意)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华源河在村边流过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吴氏宗祠包括叙伦堂和春晖堂。 2019年10月7日,石潭吴氏宗祠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叙伦堂又称下门祠堂、百梁厅,始建于明嘉庆年间(1554年),清代曾维修。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五间三进,宽15米,进深45米,中进有大小梁100根。后进已改建;前进为清代样式,门楼上的关檐板和斜撑木雕细腻精美,有八仙图形;中进仍保留明代风格,覆盆础,月梁下有藏花丁字拱,瓜柱和金柱下有莲花盘头,枋与小梁相接处,装倒柳花插,配上枋下雕作的垫木和梁下雕花雀替,非常精美。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该堂为徽州传统廊院式祠堂,三进两明堂建筑,五凤楼门厅,翼角飞扬,梁架结构精巧,雕刻装饰繁复,空间层次丰富,具有独特风格。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这两座祠堂都是洪氏宗族祠堂,一为宗祠,一为支祠,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徽州宗祠典型特征,对研究徽州宗法制度以及建筑历史有重要价值。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春晖堂又称上门祠堂,建于清代,坐东朝西,三进三开间,通面阔10.8米,通进深42.2米,四面群山环抱,东面有来龙山,南面是百梁厅,北面至善堂联壁,西面是石潭村主街道。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大门石鼓耸立两边,正堂宽敞,梁柱粗大,其内砖木石雕各具特色,后进有石栏石柱。该堂三进完整,结构高敞,中进前檐额与面阔通长,满堂刷以红色油漆,为民国年间所建的徽州传统祠堂,对研究徽州祠堂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黄山歙县39--石潭古村2
石潭有四个古埠头,分布在华源河两岸,承载着村民贸易往来。
五间厅;又名“时乎第”,系清侯补道台、中宪大夫府第。建于清康熙年间,坐南朝北,倒朝堂,照壁、门楼、马头墙浑然一体。内部一屋双脊,上下对堂,双边楼梯,回廊贯通。两株南天竺,高丈余,扎根于山石缝中。其主吴有胥及其子孙治枝、治洲乐善好施,清乾隆年间闹饥荒,捐资赈灾,德高望重。(没有看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