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歙县38--瞻淇古村1

分类: 文博 |











2023.2.18随着春天来临开始了探寻文博之旅,来到歙县第一站就是瞻淇古村。

文峰桥边有一参天古樟。

村子沿河而建,徽杭公路贯穿全村。现存的古建筑还有100余幢,最有价值的古民居还有40余幢,这些古民居的屋主对自家的宅院精心营作和美化,尤其是砖、石、木“三雕”工艺,处处体现出巧夺天工的神息与匠心,堪称徽州一绝。

瞻淇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其古村落选址和建造,依据“枕山、环水、面屏”的形象风水原理,和徽州大部分村落的外部空间呈现出同构的模式。



1.县文保宁远堂------清代建筑



村子沿河而建,徽杭公路贯穿全村。现存的古建筑还有100余幢,最有价值的古民居还有40余幢,这些古民居的屋主对自家的宅院精心营作和美化,尤其是砖、石、木“三雕”工艺,处处体现出巧夺天工的神息与匠心,堪称徽州一绝。

瞻淇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其古村落选址和建造,依据“枕山、环水、面屏”的形象风水原理,和徽州大部分村落的外部空间呈现出同构的模式。



1.县文保宁远堂------清代建筑




建成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幢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住宅。以布局典雅、雕刻精美著称,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心堂大门没有花砖门罩,粗扩大方。进大门为门厅,月梁两端置丁头拱,左右为厢房。天井左右为廊,右廊置楼梯。中厅宽敞,两侧厢房较狭。后厅靠边墙留小天井,两侧为廊屋。楼上天井栏杆上置飞来椅,靠背作弧形,高约:米。栏板外侧满布花饰,用靠背柱隔成五间,每间四层。
第一层下雕"壶门\第二、三层每小格内雕各式花卉图案,第四层雕净瓶荷叶,排列有序。天井栏杆的其它三面,仅在平板上用木条作出方格,上部装扶手。临天井的房窗,方格窗扉,外装花窗栏。



前一篇:黄山之二十二--黄山茶林场旧址
后一篇:黄山歙县38--瞻淇古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