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60年代电影人32
(2022-12-12 09:10: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电影 |
321.卢丹凤 演员 1960《宝儿孝祖救双亲》1962《春满帝皇家》1964《贤妻良母
》《英娥杀嫂》
1967《英雄胆》《原野游龙
》《青春梦》《红梅阁》
1976《大喜事》《伴游小姐 》《龙家将 》
1977《处女·绅士·拆白党》《风流伯虎荡秋香
》《我们恋爱去了 》
1980《漫天彩霞》《娶错老婆发错财》1983《花样百出
》1986《人工呼吸》
322.向群,女,原名陈秀萍,广东中山人,在上海长大,科班出身。
原为上海艺汇越剧团小生演员、剧团团长,1956年剧团到无锡演出时,与上海姊妹越剧团、浙江同心越剧团合并成立无锡市越剧团。1961年前后由上海赴港,于港多次演出舞台越剧,已是著名越剧小生,受邀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为基本演员。1962年,初涉影坛主演第一部电影《三笑》,该片64年首映,轰动一时。
在“长城”期间,亦组织“金凤越剧团”,任艺术指导、台柱小生、团长、兼导演,同时成立“金凤越剧训练班”培养越剧新人。1963年于大会堂公演大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电影、戏剧界和观众皆认为难得盛举。1964年12月“向群越剧团”创立,1965年主演天马制片公司出品的彩色宽银幕粤语歌唱片《双拜堂》(反串何家俊),该片集国、粤、潮片红星一炉,为当时粤语片巨制,六十年代后期息影。
声腔清脆而雄浑,主习范瑞娟唱腔,善于把握情绪,抑扬顿挫,句句传神。“加以她外形更得天独厚的优点,面孔美丽,眉目精灵,她的身材与风度,更非时下反串小生可比拟,因此在她参加《三笑》一片演出后,更成各方面争相的最佳人选。”
323陈浩 港台演员//导演
演员;1964《西太后与珍妃》1965《女人女人》《聊斋志异》《宝莲灯》1966《乱世儿女》
1968《游龙戏凤 》《夏日初戀 》《千手佛 》《逃》《大丐侠 》《蒙妮坦日记 》《笑面侠 》《春暖人间
》
1969《亡命八杰》《狼与狼 》《神经刀》1970《神枪手》《家有贤妻》《有男怀春》
1971《郎变了》《飞龙山》《狐鬼嬉春 》《双枪王八妹 》
1972《荡女神偷 》《发达之人》《偷欢陷阱 》《歌后奇遇记 》
1973《愛慾奇譚 》《明日天涯》《晚秋》《亡命浪子 》《股票股票 《荡寇三狼 》《摇钱树《香港式的偷情》
1974《早婚》《钱来也 》《银色大队》《海艳》《阿福正传》《运财童子小祖宗 》《街知巷闻 》《应召男郎》
《差不多先生 》《心有点点愁 》
1975《乡下毕业生 》《醒目双星香港淘金记 》《狼吻》1976《大喜事》1977《我们恋爱去了》
1979《辣手小子 》
编导;1974《应召男郎》1975《蒲团》1976《龙家将》1977《我们恋爱去了》
导演;1973《大密探 》《莫名其妙发横财 》1974《应召男郎 》1975《避孕大全 》《捞女日记 》
324.林洁莹 鸳演员 1964《三笑》1967《飞龙英雄传 》1993《多伦多竹升妹 》1994《疯劫孽
》
325.朱铿(1921-1995)朱嗣曾(原名)余姚人 编剧
1964《金枝玉叶》1965《烽火姻缘》
326.曹银娣(1939-)戏剧演员
1959年毕业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改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工花旦。转入上海越剧院,改演小生,在1962年摄制的越剧艺术影片《红楼梦》中扮演琪官。后在电影《舞台姐妹》中饰演主角邢月红,在全国产生影响。80年代,师从陆锦花学习陆派艺术。扮相俊美、唱腔味浓、吐字清晰,主演了《长乐宫》中的光武帝和《孟丽君》中的皇甫少华等。1996年在10集越剧电视剧《孟丽君》中饰演皇甫少华。
327.吴峰(戏曲导演)1964《刘明珠》
328.郑文风(执笔)编剧 1964《刘明珠》
329.范泽华(1938-)女,广东省普宁洪阳人。戏剧演员
从小酷爱戏剧,1953年参加怡梨潮剧团。八十年代末任广东省汕头戏曲学校、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表演专业高级讲师。1994年应港、新加坡邀请,带领汕头戏校少年潮剧团赴两地演出,受到高度评价。
擅长青衣、闺门;被誉为"青衣泰斗",是潮剧"活五"唱腔的佼佼者。1964《刘明珠》
330.朱楚珍 戏剧演员 1964《刘明珠》
前一篇:1963年港电影公司和目录
后一篇:港60年代电影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