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十年代香港电影

(2022-09-26 10:02:35)
分类: 电影
1960-1964是港电影的繁荣期,数量较多生产1500部、其中粤语片1000部、国语片220部。
粤语片类型;
1.粤语戏曲片
粤语戏曲片和歌唱片是50-60年代港片最重要类型,50年代500部占全部电影的三分之一。进入60年代
粤剧歌唱片和武侠片继续领导潮流,1000部粤语片中歌唱和粤剧占三成。至中期渐渐衰败,武打神怪类增多。
2.文艺片
50年代以“中联”为代表
3武侠片
50年代兴起的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到60年代已经风光不在,但是武侠电影仍然有市场。改编自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电影开始大放异彩,专门拍摄武侠片的峨眉公司和仙鹤港联公司把金庸、梁羽生、卧龙生、诸葛青云、倪匡等的武侠小说搬上银幕。《如来神掌》是神怪武侠片的巅峰之作,邵氏在1965年开启彩色武侠片制作真正迈进新派武侠电影时代。
代表作;1966胡金铨《龙门客栈》1967张彻《独臂刀》
4喜剧片
50年代除1958《阿超结婚》1959《钱》《豪门夜宴》《金山大少》等少数比较严谨作品,大多以闹剧及滑稽嬉笑为主。
5国语片
60年代末,黄梅调影片出现和国语武侠片渐渐增多,粤语片式微。1967年电视兴起许多粤语演员进入电视兴业。
60年代初中期国语片数量上还没有粤语片多,但是在气势上和粤语宣传上节节上升。以文艺片为主,不及古装片
黄梅调电影;
始于1958年长城公司《借亲配》,至60年代初由李瀚祥、凌波掀起高潮。最重要的导演是李瀚祥,1958年《貂蝉》是其第一部黄梅调电影;后1959拍摄了《江山美人》获得亚洲影展大奖。1963年联手凌波、乐蒂拍摄《梁山伯与祝英台》,把黄梅调电影推向高潮。
 
佳作如林;
亚洲1960第七届获最佳影片奖《后门》(1960)《家有喜事》(1959)和演员尤敏、导演王天林
亚洲1961第八届《千娇百媚》(1961)和演员林黛、最佳纪录片金禾奖《今日香港》(1961)
亚洲1962第九届《不了情》演员林黛(1961)
亚洲1963第十届获最佳喜剧金禾奖《花团锦簇》(1963)
亚洲1964第十一届获奖最佳音乐奖《山歌恋》、最佳舞蹈设计特别奖《黑森林》、《花木兰》演员凌波(1964)最佳歌曲奖《万花迎春》(1964)
台金奖;
1962第一届最佳剧情片奖《星星 月亮 太阳》(1961)最佳音乐奖《千娇百媚》(1961)导演陶秦
《手》影帝王引
1963第二届《梁山伯与祝英台》影后乐蒂、导演李瀚祥
1965第三届特别奖《四壮士》(1964)、《新啼笑姻缘》(1964)影后李丽华

百部名片;
1960《街童》1962《一万四千个证人》1963《梁山伯与祝英台》《女人与小偷》
1964《深宫怨》《一毛钱》《情人石》《故都春梦》(新啼笑姻缘)
旧金山影展;1960《苦儿流浪记》1963《梁山伯与祝英台》
威尼斯影展;1961《爱的教育》
康城影展;1963《武则天》
优秀影片;
1960《可怜天下父母心》《人海孤鸿》《难兄难弟》《倩女幽魂》《野玫瑰之恋》
1961《火窟幽兰》《追妻记》《南北和》《不了情》
1962《凤阁恩情未了情》《苏小小》
1963《雷鸣金鼓战笳声》《倚天屠龙记》《七十二家房客》《梁上君子》
1964《一楼十四伙》《如来神掌》《疯妇》《故都春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