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50年代电影人226

(2022-09-18 16:28:44)
分类: 电影
1651梁哲夫(1920-1992)编剧/导演
 1950年到港后,进入电影界,先后从事过场记、编剧、副导演,也曾经和人合组过独立制片公司,其后升任为粤语片导演,并与流行音乐作曲家的堂兄梁乐音合导首作《苦海鸳鸯》。1957年随梁乐音来台,从此在台定居,开始任台语片导演,执导《鸦片战争》、《释迦传》、《火葬场奇案》、《台北街头》等八十多部影片,成为台语片的快手导演。梁导演横跨粤语、台语和国语片坛,但是以执导台语片的历史最久;和梁哲夫合作较多的台语影星,有早期的小艳秋、龙松,中期和后期的白兰、陈扬、柳青等;陈扬、柳青、龙松可说是他手上捧红的新人。  自1966年起渐渐以改导国语片为主;1970年曾赴港导演粤语片《特警勇战黄金豹》,其后自组公司拍摄国语片《上海大亨》等影片。1989年执导的国语片《地藏王》为其最后一部作品。梁哲夫是拍摄文艺爱情的能手,改导国语片之后,因为市场及票房需求,渐以拍摄古装神怪片和时装动作片为主。
编剧;1955《血洗少林刀》
1652郑逸生 早期电影演员,来港后从事电影美术卡通
1653.王福龄(1925-1989)港著名作曲家。
1952年移港,早期主要创作流行曲。不久即加入邵氏电影公司,并为很多电影处理电影歌曲及配乐,包括《红楼梦》(1961)、《白蛇传》(1962)、《杨乃武与小白菜》(1963)、《王昭君》、《西厢记》(1965)、《三笑》(1969)等等,几乎成了邵氏的御用作曲家。在《金玉良缘红楼梦》更尝试借用越剧的曲式和旋律线来编成黄梅调。 制作相当严谨,曾创造不少经典旋律。他以《不了情》而获得第九届亚太影展最佳主题曲特别奖。歌曲风行于东南亚各地,更被翻译成多国语文。后来凭著《蓝与黑》、《山歌恋》获得第十一届亚太影展最佳音乐奖。  离开邵氏后曾于嘉禾工作,后来退出电影圈。其他著名作品包括《今宵多珍重》、《南屏晚钟》、《钻石》、《不了情》、《痴痴地等》、《甜言蜜语》、《门前杨柳迎风摆》、《我的中国心》、《爱的泪珠》等等。
1968年 第6届台金影展 金奖 最佳原创配乐 烽火万里情
1654.王居仁(1913-1981)  音乐
1655.于粦(1925—2017)男,本名黄玉麟,港作曲家、指挥、演员。出生于南京,
毕业于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1953年开始在港从事电影配乐的工作,初年主要替国语电影配乐。1956年首次为粤语电影《花好月圆》配乐,并为该电影谱下插曲《采莲曲》。在担任电影配乐期间为数十部电影配乐及谱曲,其中较为人所知的作品包括1962电影《苏小小》和1966年电影《一水隔天涯》的同名主题曲,前者的两首插曲《满江红》和《七弦琴》后来被歌手徐小明以《七弦琴》的上、下卷为名翻唱,后者则曾在香港电台举办的“香江岁月百年经典金曲一百首”评选中获得第一名。1970年代开始为电视剧谱写主题曲,如无线电视的《逼上梁山》、佳艺电视的《广东好汉》和《雪山飞狐》,以及丽的电视的《大家姐》等。其中《逼上梁山》一曲由合唱团合唱,为粤语歌曲中少数气势较磅礴的歌曲。2010年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向于粦颁发“音乐成就大奖”
1656.李连洽 资深电影人 30年代从影,后到港从事制片人。
1657.钟启文 美术/制片人/导演
美术;1955《杨娥》
制片人/监制;50-60年代电影制片人
导演;1961《爱的教育》1962《一段情》1964《一曲难忘》
1658.王永华 港著名录音师
1975年 第12届台金影展 金奖 最佳音效 少林五祖 
1973年 第11届台金影展 金奖 最佳音效 十四女英豪 
1969年 第7届台金影展 金奖 最佳音效 珊珊
1659.王龙 制片人  1940《阎惜娇》演员出身,1954年在港从事制片人。
1660.李玉萍 化妆 / 演员 / 服装  
演员;1955《邻家有女初长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