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50年代电影人88

(2022-06-01 14:02:45)
分类: 电影
531.李瀚祥(1926-1996): 导演 / 编剧 / 制片人 / 演员 / 美术
1948年赴港。辗转于大中华、长城、大观、永华等影业公司,先后从事演员、布景师、配音员、服装管理、编剧、副导演等工作。1955年独立执导《雪里红》后进入邵氏兄弟影业公司。编导古装片多部,以《貂蝉》(获1958年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江山美人》(获1959年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二届金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等奖项,并获第十届亚洲影展最佳彩色摄影、美术等奖项)等带动五六十年代港台的黄梅调电影热潮。
 擅长处理历史题材和营造宏大场面,在邵氏片厂搭景拍出《杨贵妃》(获1962年第一届金奖优等剧情片奖、第十五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室内彩色摄影奖)、《武则天》(获1963年第二届金奖优等剧情片奖)等经典宫闱历史巨片。他也编导反映现实的影片,如《后门》,获1960年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1963年赴台组国联影业公司,开拍《七仙女》与《西施》(获第四届金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也拍摄文艺片,如《冬暖》(1965)。这一时期大力提拔新人,为台电影勃兴作出很大贡献。后为“中制厂”拍摄《扬子江风云》(获第七届金奖最佳剧情片等奖项)和《缇莹》(获第九届金奖最佳剧情片等奖项,并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等奖项)。 1970年返港重组新国联,开拍一系列骗术片。1972年重回邵氏,执导《大军阀》(1972)、《风月奇谭》(1972)、《金瓶双艳》(1974)等风月片。其间又完成《倾国倾城》(获第十二届金奖最佳剧情片及最佳女主角等奖项)和《瀛台泣血》(1976)两部宫闱巨作。70年代末开拍“乾隆皇”系列片。80年代初率先回内地拍片,与北影厂合作《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1983),放开手脚在真实场景中拍摄清宫题材,再创事业高峰。后又陆续拍摄《火龙》(1986)、《末代皇后》(1986)、《八旗子弟》(1988)、《西太后》(1989)等。90年代曾拍摄《金瓶风月》《敦煌夜谭》《情人的情人》等。1997年1月14日,在北京拍摄电视剧《火烧阿房宫》时,心脏病发逝世。
演员;1947《满城风雨》1946《火葬》1950《花街》《玫瑰花开》
          1952《一刻春宵》《月儿弯弯照九州》《虎落平阳》《喜相逢》《近水楼台》
          1953《翠翠》1954《嫦娥》《玫瑰玫瑰我爱你》1956《梅姑》 1972《骗术大观》1973《牛鬼蛇神》
          1974《声色犬马》《运财童子小祖宗》1975《嬉笑怒骂》1982《三十年细说到头》
编剧;1953《翠翠》1956《金凤》《梅姑》1963《七仙女》1975《花飞满城春》《拍案惊奇》
          1976《阿茂正传》1981《皇帝与太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