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96——1920年的上海电影大事记(转载)

(2020-05-20 07:21:45)
分类: 电影

1896——1974年的上海电影大事记

2012-10-08 17:35:00 来自: 将军罐工作室(影视道具出租 酒吧装饰 老物件)

大事记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七月初三(8月11日) 在地处上海闸北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的私家花园徐园“又一村”内放映“西洋影戏”(片名及内容不详),这是电影在中国首次出现。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六月 一名美国商人携带影片来到上海,先后在天华茶园等处放映,所映影片多为纪录各地风光和民俗的短片。此人的姓名,一说雍松,一说詹姆士.里卡顿。 
八月初九(9月5日) 上海出版的《游戏报》刊登《观美国影戏记》一文,详细记载茶园放映影片的情形和作者的观后感,这是迄今所见到的中国最早的电影评论文字。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四月初一(5月20日) 上海出版的《趣报》上刊登《徐园记游叙》一文,介绍徐园放映电影的情况及影片内容。 
是年 美国汤姆斯.爱迪生公司派遣一名摄影师来到上海,拍摄《上海警察》和《上海街景》两部短纪录片,并公开发行放映。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西班牙商人加仑.白克来到上海,先后在四马路(今福州路)升平茶楼、乍浦路溜冰场和大新街金谷香番菜馆放映“影戏”。由于影片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新片更换,营业情况较差;于是就将放映机及影片转让给本国商人安.雷玛斯。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西班牙商人安.雷玛斯在大马路(今南京东路)同安茶居和四马路青莲阁等处放映“影戏”。由于他不断更换新片,所以营业收入不断增加,为他后来开设电影院积累了资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夏 上海南市区西园和新园放映露天电影,公开售票。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二月 意大利侨民劳罗在上海拍摄《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后,又拍摄《上海租界各处风景》、《强行剪辫》等短纪录片。此人后来定居上海,继续经营电影院、出租摄影棚和代拍影片等业务。 
十一月廿九日(12月22日) 西班牙商人安.雷玛斯在海宁路乍浦路口租借一处溜冰场,用铁皮搭建一座可容纳250名观众的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首映《龙巢》。这是上海首家正式电影院。1913年,虹口活动影戏园由日本人接办,改名为东京活动影戏院;1915年,改名为虹口活动影戏院;1919年,改名为虹口大戏院;1965年1月1日,改名为虹口区文化馆剧场;1985年,又改建为虹口区文化娱乐厅。 
清宣统元年(1909年) 
八月卅日(10月13日) 上海出版的《新闻报》上刊登西洋商人创办的盈昃影片公司的商业广告:“专门出售影片和放映器材,并兼营广告业务”。该公司设在泗泾路5号,是沪上首家经营此类业务的企业。 
是年 维多利亚影戏院在北四川路海宁路口建成开幕。戏院由安.雷玛斯创建,于1926年3月改名为新中央大戏院,1945年又改名为海光大戏院,1950年被拆除。 
同年 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路5号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该公司由美国电影商宾杰门.布拉斯基创办,在上海拍摄《不幸儿》,去北平拍摄《西太后》,去香港拍摄《偷烧鸭》。1912年,布拉斯基将该公司转让给上海南洋人寿保险公司经理依什尔(美国人)。 
清宣统二年(1910年) 
爱普庐活动影戏院在北四川路海宁路以北建成开幕,该院系葡籍俄人郝思倍开设,于1913年底停业。 
是年 南汇县富绅在大团镇马家祠堂租放影片,这是上海郊县最早的电影放映活动。 
清宣统三年(1911年) 
五月 上海城自治公所颁布《取缔影戏场条例》7条,规定开设影院须申报领取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不得有淫亵之影片放映,这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管理条例。 

民国;1911,10,1-1949.9.30
十月十一日(12月1日) 谋得利戏园为了配合朱连奎的杂技魔术表演,放映颂扬武昌起义的纪录片《武汉战争》。 


民国2年(1913年) 
12月21日 爱伦活动影戏院(今海宁路江西北路口)开幕。该院由专门经营影片出租业的英国商人林发收买鸣盛梨园改建而成,于1916年改名“新爱伦”,1919年2月4日又改称爱国影戏院,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战火。 
新民公司成立。由张石川、郑正秋、杜俊初、经营三等筹组而成,专事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的编导演业务。在张石川的主持下,新民公司为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难夫难妻》、《新茶花》、《活无常》、《五福临门》、《一夜不安》等近20部短故事片。1914年,该公司随亚细亚影戏公司歇业而终结。 
同年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诞生。该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郑正秋导演,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 


民国3年(1914年) 
1月4日 维多利亚影戏院开始放映由美国爱迪生设计的卡托风蜡盘发音片,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配置视声机器”的影片。 
9月8日 夏令配克影戏院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742号)开幕,首映法国影片《何等英雄》。该院由雷玛斯开设,于1934年停业;1939年12月10日转让给国人潘志衡,更名为大华大戏院;1951年4月1日由市文化局接管,改名新华电影院;1986年12月12日,改建为特级影院。

 
民国4年(1915年) 
共和活动影戏园在南市方浜桥(今中华路方浜路口)揭幕。该院由西班牙人古藤倍创建,于1927年售予国人潘澄波,改名为共和大戏院,专演戏剧;1928年由何挺然接办,更名为发记共和大戏院;1935年2月11日失火焚毁;1936年重建后由何振山经营,易名为五福共和大戏院;1943年由田原接办,改

名为南市中华大戏院;1945年由姚正坤经营,改名为中华大戏院;解放后兼营影剧业。 
民国5年(1916年) 
幻仙影戏公司在徐家汇成立。系由张石川邀集管海峰等人合作,采取集资方式筹集创办,摄制根据文明戏改编的影片《黑籍冤魂》。 


民国6年(1917年) 
9月 万国大戏院在东熙华德路(今东长治路367号)开幕。该院由雷玛斯开设,于1925年5月29日改名为中国大戏院,1926年3月恢复原名出租,1931年出售给中央影戏公司,1936年3月22日停业,1941年由季固周继续经营,1956年因属危房而拆除,现在成为街心花园。 
秋 商务印书馆从一个美国商人手中购进一部分摄影器材,开始试办电影制片业务,聘请留美学生叶向荣为摄影师,开始摄制新闻短片。 
是年 卡德影戏院在卡德路(今石门二路新闸路口)开幕。该院由雷玛斯创建,于1926年出租,1931年出售给中央影戏公司,1940年停业。 


民国7年(1918年) 
同年 商务印书馆派往欧美考察电影业的鲍庆甲回国后,成立活动影戏部,由陈春生担任该部主任,任彭年为助手,廖恩寿为摄影师。所摄影片多为短片,分为“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古剧”5大类。 
同年 美国动画艺术家麦斯.福乃克绘制的《大力水手》、《勃比小姐》和《墨水瓶里跳出来》等动画片,在上海几家电影院上映。 


民国8年(1919年) 
5月 张季直、朱庆澜、程龄荪、卢寿联等人创办中国影片制造公司。该公司在仁记路百代公司内设立办事处,在南通建有摄影场。 
年底 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协助美国环球影片公司《金莲花》摄制组在沪拍摄外景。该摄制组工作完成回国时,将带来的炭精灯等摄影器材,全部转让给“影戏部”,于是“影戏部”得以扩充为“影片部”。 


民国9年(1920年) 
5月 商务印书馆影片部摄制了由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短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这是梅兰芳涉足电影之始。 
9月15日 中国影戏馆(梧州路150号)开幕。此为西班牙人古藤倍所开设,1922年11月27日古氏遇害后,该馆由雷玛斯收购,以后又几易其主,1925年9月7日改名为中山大戏院,1932年7月27日改名为光明大戏院,1935年6月12日又改名为淮扬大戏院,1937年毁于八一三战火。 
是年 中国影戏研究社成立,主要成员有陈寿芝、施炳元、邵鹏、任彭年、陆洁、顾肯夫和徐欣夫等,社址设在今南京东路西藏路口某弄内。 
同年 上海影戏公司在但杜宇寓所宣告成立,该公司的主要成员有但杜宇、朱瘦菊、周国骥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