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之三----国防电影
(2020-05-06 09:05: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电影 |
国防电影主要的理念就是反日反侵略,当时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与人民抗日要求的重新高涨,推动了这一新高潮。虽然当时在国民政府的压力下,电影仍不能直接明确地表达抗日要求,但电影创作者们用象征、隐喻等方式去表现。
主要作品;
(2)新华公司;1936吴永刚《壮志凌云》史东山《长恨歌》《狂欢之夜》
(3)明星公司;
1936应卫云《生死同心》以1925到1927年大革命时代为背景,但也具有鼓舞群众为民族解放、抗日救亡而斗
争的现实意义。
1937张石川《压岁钱》、
沈西苓《十字街头》生动地描写了处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的30年代青年们的苦闷、觉醒和走上抗敌斗争的过程;。
袁牧之《马路天使》通过对社会下层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描绘,尖锐地抨击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热情地赞美了劳动人民正直善良、团结互助的优秀品格。影片插曲《四季歌》以优美的民歌曲调,曲折地唱出了东北人民家乡沦陷、流落他乡的痛苦和哀思,表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心情和愿望。
(4)艺华公司
1936年方沛霖《化身姑娘》
特点;1.寓言式表达。2.现实题材的描绘。3.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以费穆的《狼山喋血记》和吴永刚的《壮志凌云》为开端,1937年明星公司创作的作品成为左翼电影运动末期主角。
(内容摘自网上)
前一篇:左翼电影运动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