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之三十七-------寺庙道观

标签:
安徽安庆市 |
分类: 文博 |
1.云峰寺;前属怀宁县大龙山镇,安庆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归为宜秀区。公交1路车也由此将其终点延伸到了莲花铺。而在莲花铺下车,右行,沿山路走到底,便可直抵。
2.龙泉寺
位于北郊小龙山上,距城区25公里。始建于明代初年。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重建。咸丰三年(1853)遭兵燹,光绪年间修复。“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1987年重修。坐南朝北,砖木结构,面积320平方米,3开间,中间为佛殿,两侧是厢房。大门上嵌“龙泉禅寺”石额,佛殿正中供奉观音大士佛像,左厢房供一菩萨,右厢房是僧人卧室。四周环境幽雅,奇峰怪石林立,山涧流水淙淙。寺前有一泉,名龙泉,味甘美。
3.三城寺
位于郊区十里铺乡苏岗村。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元至正十八年(1358)重建,规模较大。民国重修。安庆沦陷中遭破坏,仅存砖瓦结构平房数间,成为尼庵。1987年重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共2进,前为门厅,后为佛殿。门厅内供佛像一尊,中为天井,两侧建有厢房及客堂。佛殿内供奉观音等佛像。


原有建筑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92年五横村出资重修。

2000年心广和尚游历于此,心缘灵动。募集资金将村产为庙产。短短几年,规模发展很快,有大寺庙之状。

巨大的放生池,一般寺庙没有那么大。

位于宜秀区五横乡庵涯,始建于明末天启年间(1622-1625),《怀宁县志》记载为宋建,清初因防逃患而迁于五横乡桥下方。文革期间被毁,所有设施荡然无存。

建有大雄宝殿、大悲观音殿、大愿地藏殿、华严三圣殿、西方三圣殿等。


这个钟不知道是否老物?

中心建筑肉身宝殿;按照九华山肉身宝殿复制,宫殿建筑风格、威峨雄壮。因山势不高,只能有39级台阶。镶嵌于石阶之中的九条汉白玉雕龙,栩栩如生,有那么点仙灵之气。

了真和尚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雍正十年(1730)49岁时出家,乾隆四十三年(1777)十月二十三,经历清明盛世的清三代,以96岁高龄坐化成仙。3年后开缸,大师颜面如生。
了真和尚的月身,原供于寺后比丘塔,塔址就是现在的庵涯。比丘塔前曾建有八角亭,专供香客祭拜。上个世纪50年代,寺庙被毁,了真和尚的坐缸也被打开,幸得群众挺身保护,大师的月身才躲过一劫。2002年,源浦寺月身宝殿建成,坐缸再度开启,虽225年过去,了真大师依旧如圆寂之初。(摘自安庆老城闲人博客)

所幸了真大师肉身至今仍完好无损。1992年在当地群众的一致要求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将该寺恢复,并为了真大师装了金身,从而保存下这一文化古迹。几年来经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持,三重殿陆续建成,现在香客游人往来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