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记忆之二十七-----盛氏老宅

标签:
安徽铜陵 |
分类: 长住地 |





盛度(963年~1041年),字公量,瓶窑镇人,曾祖盛珰曾为吴越国余杭县令。盛度于北宋端拱二年(989年)中进士,此后,历任济阴尉、封丘主簿、光禄寺丞、御史台推官、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尚书屯田员外郎、尚书右丞等职。曾受命出使陕西,勘察疆域,参质汉、唐故地,绘成《西域图》。真宗称其博学,累擢知制诰、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兵部郎中。寇准罢相后,以交通宦官罪被贬知光州(今属河南省)。乾兴元年(1022年)再贬和州(今属安徽省)团练副使。天圣初,重又起用为祠部郎中,复兵部郎中,迁太常少卿、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县)。不久,还知审刑院,以右谏议大夫知扬州、加集贤院学士。复为翰林学士、史馆修撰,迁给事中。受诏议定流通解池盐法,允许商旅“人钱算钱”。不久任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召问边备之计,盛度陈述十条建议。景二年(1035年),任参知政事,四年,知枢密院事。后因事牵连,罢为尚书右丞。后又知扬州、应天府。最后任太子少傅。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肃。
盛度以清廉闻名,勤奋好学,家有不少藏书,每当公事闲暇,即埋头读书,手不释卷。曾与李宗谔等一起编纂《续通典》、《文苑英华》等书,又收集皇帝日常文书和群臣奏章,编成《愚谷集》、《银台集》、《中书集》、《枢中集》和《中书制集》、《翰林制集》、《沿韦制置敕》三卷,《庸调租赋》三卷等。

搞不清楚到底是哪里人,反正现在是古为今用,古人也不会从坟墓里爬出来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