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铜陵记忆之二十七-----盛氏老宅

(2018-09-16 08:35:28)
标签:

安徽铜陵

分类: 长住地
在双龙洞的旁边有一座看上去有点历史的建筑名盛氏老宅,原来杂混于村子中。因为御龙湾地产搞成烂尾楼后,文一地产接手开发十里春风项目差点把推了。后经考察这个老宅为北宋宰相盛度后人建,坼除旁边杂乱建筑便作为古迹保留下来,文一集团予以整修后希望作为楼盘买点。铜陵记忆之二十七-----盛氏老宅

铜陵记忆之二十七-----盛氏老宅

铜陵记忆之二十七-----盛氏老宅
盛度(公元969~1039年),字公量,世居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池州铜陵(今铜陵市董店镇)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县志曰真宗祥符七年(1014年)]进士第,补济阴尉。历官试学士院直史馆、迁尚书屯田员外郎。仁宗天圣(1023-1032年)间,入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景祐二年(1035年),拜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行宰相权。数度起落,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契丹寇边,从幸大名,数上疏论边事。奉使陕西,因览疆域,先后绘《西域图》、《河西陇右图》以献,真宗称其博学。谪降洪州,建请复贤良方正科,又请建四科以取士,既而朝廷置六科。尝受诏与御史中丞王随议通解盐,听商旅入钱算盐。寻进承旨,召问边计,退而条十事上之。
度好学,家列图书,归不释手。尝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注释御集。诏掌起居笺奏及留司章奏,有《愚谷集》《银台集》《中书集》《枢中集》四集,以及《中书制集》《翰林制集》二集。
度奉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凡五十载,圣旨曰“不以宠利而居成功”。又锡宴宠赉,图容御赞,并赐牡丹一本,使荣归故里。所谓敕赐承恩,衣锦通显。
注:资料源于《宋史》并,《县志》等,文经铜陵市政府批校。
铜陵记忆之二十七-----盛氏老宅

铜陵记忆之二十七-----盛氏老宅

盛度(963年~1041),字公量,瓶窑镇人,曾祖盛曾为吴越国余杭县令。盛度于北宋端拱二年(989)中进士,此后,历任济阴尉、封丘主簿、光禄寺丞、御史台推官、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尚书屯田员外郎、尚书右丞等职。曾受命出使陕西,勘察疆域,参质汉、唐故地,绘成《西域图》。真宗称其博学,累擢知制诰、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兵部郎中。寇准罢相后,以交通宦官罪被贬知光州(今属河南省)。乾兴元年(1022)再贬和州(今属安徽省)团练副使。天圣初,重又起用为祠部郎中,复兵部郎中,迁太常少卿、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县)。不久,还知审刑院,以右谏议大夫知扬州、加集贤院学士。复为翰林学士、史馆修撰,迁给事中。受诏议定流通解池盐法,允许商旅“人钱算钱”。不久任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召问边备之计,盛度陈述十条建议。景二年(1035),任参知政事,四年,知枢密院事。后因事牵连,罢为尚书右丞。后又知扬州、应天府。最后任太子少傅。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肃。 

  盛度以清廉闻名,勤奋好学,家有不少藏书,每当公事闲暇,即埋头读书,手不释卷。曾与李宗谔等一起编纂《续通典》、《文苑英华》等书,又收集皇帝日常文书和群臣奏章,编成《愚谷集》、《银台集》、《中书集》、《枢中集》和《中书制集》、《翰林制集》、《沿韦制置敕》三卷,《庸调租赋》三卷等。 

   盛度墓在瓶窑镇横山,俗称“宰相坟”。
铜陵记忆之二十七-----盛氏老宅
搞不清楚到底是哪里人,反正现在是古为今用,古人也不会从坟墓里爬出来维权。
铜陵记忆之二十七-----盛氏老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