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战:关于2021年股票市场的操作策略
(2021-01-02 01:01:01)
标签:
杂谈 |
回顾2020年,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疫情的从天而降,延烧至股市里也显得分外跌宕,进入四季度时,在全面注册制、扩容发新股和退市新规的压力下,指数和个股的关系成反比,变得扭曲,绝大多数的交易日里出现了指数上涨,个股却普遍下跌,大多数个股经过这段时间的苦苦煎熬,堪称是一轮惨烈的调整了。炒作风格的改变,让人恍惚中仿佛回到了2017年下半年。
那么,风格是否随着时间变化再次出现重大扭转?
从目前可以预见的未来看,再次扭转回来的概率几近为零,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现在的市场状况跟2017年表面相似其实又有不同,2017年的时候,更多的是管理层的干预,直接进场划定黑四类,打击所谓的“妖精妖股”等,而2020年这次风格的改变,除了全盘接受严格监管的思想,还叠加了退市和注册制这两个逼迫市场彻底改变的条件,在一个喊杀退市的氛围里,加上到了年尾容易暴雷的时期,不恐慌才怪。现实生活中往往物是人非,而这里,人是物非。
这是国家认定要坚持走下去的路,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想要国际化,让这个市场高效的运转起来,培育好企业淘汰差企业,所以不完全站在普通投资者立场看待问题,也无可厚非了。当然,在市场不断分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少数牛股休息一下,差股反弹一下的可能,但要想逆转改变炒作的方向,除非再次政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改变,不然概率是很低的了。
既然市场大方向基本确定难改,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其实关于大方向,这一两年,甚至更久远一些,已经有过无数次的研判和提示,资源向少数股集中,向龙头股集中是必然的,现在只是印证了这一点。但当时想得到,也说得出,却未必被人识,因为氛围还没到,不过,等到了,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已经晚三春。个股也一样,比如,去年海康威视因美制裁挖坑时,明知道这个坑早晚填上,又能怎样,现在不仅填坑还逆势翻了倍。
操作策略也是,自上面决定要实施注册制起,就定下来双原则策略,这几个月甚或去年以来,我不厌其烦的说的很清楚了。双原则指的是,分仓和控仓,简单说,既然退市个股会增加,暴雷的个股会增加,那分仓就是分散风险,控仓就是大扩容下,个股的稀缺性被稀释,那就不重仓押注,举过例,比如有一百万,25万买指数基金,25万买货币基金(这两者可以根据风险承受力进行比例增减),剩下的50万元分仓投资两三只不同的个股,机动灵活的操作。
新的一年具体炒作的个股方向是什么?
我觉得,跟以往不同的是,要尊重一下机构主力的意见,以往的时候,有一股逆反思维模式,主力机构越要怎么说怎么做,我们就越往相反的方向去干,机构的看法经常成为笑料。据最新消息,今年机构和散户的力量出现变化,散户的力量在明显减小,所以,在诡谲多变的新年开端,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先放一放,尊重一下主力的意见,直到出现新的契机再说。
从各家券商等主力机构最新观点汇总来看,2021年消费品、军工和高科技成为青睐的对象,目前前两者热门,后者高科技普遍超跌。在双原则之下,做短线的针对以上板块的龙头代表分进合击即可,比如前几天调整时的科大讯飞就当是彼时低吸的道理一样。
特别提示一下,以近年来我们的操作习惯而言,高科技几乎成为唯一,这段时间高科技股的下跌惨烈,其中的区块链数字货币、芯片产业链以及游戏龙头,都是可以考虑伺机操作的标的,但就算想抄底超跌的高科技,也应该选择代表性强的龙头或有内在实质技术和业绩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