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外经典案例看如何打造数字乡村
(2024-04-20 13:24:04)
标签:
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 |
分类: 智慧农业 |
数字乡村建设,是我国两大重要决策部署的战略交汇。既是网络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6年底,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信息化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涉农数据资源实现共享互通,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涌现,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作用凸显,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伴随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数据资源日趋成为农业决策、科学研究、生产经营等重要依据,数字化网络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基于国内外数字发展现状,不断涌现出一批用数字化赋能乡村的典型案例。
国外数字化乡村转型建设典型案例
美国
美国数字乡村建设由法规标准引导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起主导作用。
产业方面,完善的农业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体系促进美国现代农业发展,数字农业技术,包括应用遥感技术对作物生长过程进行检测和预报、大型农机上安装GPS设备、应用GIS处理和分析农业数据等。“3S”技术、智能机械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应用,并建设PESTBANK数据\BIOSISPREVIEW数据库、AGRIS数据库、AGRICOLA数据库等一系列与农业有关的数据库,形成完善的以卫星网、互联网、物联网、遥感网等为支撑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城乡发展方面,通过财政资助(拨款和贷款)实施乡村通讯设施、乡村电子医疗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设施等数字化建设内容。
欧洲
欧盟委员会启动“欧盟智慧乡村行动”,旨在通过智慧乡村建设,释放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繁荣。智慧乡村行动共包含16项行动计划。
技术应用方面,涉及大数据、物联网、物流运输、数据分享应用等关键前沿技术。
建设内容方面,涵盖居民生活、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等内容。
德国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试点村庄测试,并建设多方参与数字生活实验室。
宽带接入:联邦资助建设乡村高速宽带基础设施,并试验推广5G网络,特别是智能农业领域5G应用。
数字村庄:由系列移动应用程序组成,包括在线市场BestellBar,用于供应商在线销售产品和服务,参与供应商包括当地面包店、有机农场、蔬菜农场主、普通超市、体育用品店、药店、洗衣店、书店和图书馆等。共享物流LieferBar,用于商品配送的智能分配以及志愿服务。电子健康StuDi,用于电子病历查询与健康监测。新闻门户DorfNews,使市政当局能够快速向居民通报当地新闻和事件。虚拟货币DigiTaler,用于奖励志愿者服务。
数字农业:制定《农业数字政策未来计划》,以抓住农业和数字技术两个高度复杂系统集成所带来的机遇。到2022年底,德国联邦食品及农业部将拨出6000万欧元用于农业部门的数字化和现代化。目前已启动园艺、畜牧业、跨学科等领域试点项目。
日本
日本未来将大力发展以农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无人农场,并于2015年启动“基于智能机械+智能IT的下一代农林水产业创造技术”项目。
信息和通信技术:使用e-kakashi物联网工具(注:类似于AIOT系统),每十分钟收集一次关于湿度、日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田间二氧化碳含量等农业信息。ek recipe应用程序(注:类似于农事作业系统)帮助农民管理水稻种植,说明水稻种植每个阶段所需的活动,并在检测到环境风险时提醒农民采取行动。Sofix土壤诊断程序,可分析评估微生物的数量、浓度以及土壤的氮、磷酸盐和钾含量。
数字技术用于医疗和福利(如远程医疗、高龄老人监测)、运输和物流(如货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和灾害预防(如野生动物监测、水务监测、无人机监测),以及电子商务。
自动化农机(如AI拖拉机、割草机、联合收割机、可变速率喷洒系统)及自动供水阀管理系统被引入稻田生产。数字技术提供社会、教育和医疗服务应用,如远程儿童看护、远程课程培训和互联网医疗咨询等。
国内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浙江省德清县:建设全域数字治理试验区
德清县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各种资源,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围绕农村全域和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开展着一场大规模的“数字革命”。一方面全面推进全域数字治理试验区建设,推动着县域农村生产、生态、生活加快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通过数字赋能乡村发展,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数字赋能乡村服务,在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推进了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乡村数字服务。
数字赋能乡村发展方面:一是智能转型,产业兴旺。二是农旅“联姻”,硕果累累。三是电商销售,链上增值。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方面:积极探索“一图全面感知”的乡村智治模式,着力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框架体系,构建起全领域的数字化空间规划建设管控体系,基本实现了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全覆盖。
数字赋能乡村服务方面:深入推进信息惠民工程,不断提升乡村数字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服务渠道建设。
江苏省丰县:拓展优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积极推动“数字新动能”向农业农村延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
打造农业大数据归集共享平台。基于智慧丰县“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丰县经济大脑”建设成果,立足丰县农业大县的实际,拓展建设包含16个子系统的农业大数据平台。
打造数字农牧场管理平台。采用“互联网+设施农业”模式,以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GIS等现代技术,打造了数字化农牧场管理平台,努力实现智能采集畜牧和作物生长大数据,建立本地域畜牧和作物生长模型,为畜牧和作物提供最优化的管理。
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平台。依托数字丰县“城市大脑”,建立了垃圾收运、污水治理、农废处置等全方位、全天候的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平台。
综合以上国内外经典案例中打造数字乡村的做法,可总结为以下3点:
1.数字乡村原点必须要农业农村数字化,这是起点也是终点;
2.找到数字乡村的共性,方便数字乡村模式可复制;
3.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
不管是数字乡村服务型企业,还是农业企业,都应该成为数字乡村的先头军,政府出台法规及机制,赋能数字乡村企业不断壮大。数字乡村的参与者越多,农业农村数字才能成为现实。
数字乡村建设旨在推进农业农村向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帮助农民掌握信息技能,使数字技术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恺易物联网不断优化和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深度融合,为乡村治理主体不足、效能低下等传统难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助力改变乡村的治理模式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