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丰收粮仓”

(2023-08-31 18:49:54)
标签:

智慧农业

农业物联网

分类: 智慧农业

农业农村部科学部署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决策部署,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试行)》),指导各地统筹做好在缺乏灌溉水源的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工作。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1.何为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水利设施、农电配套、机械化作业等措施,提升农田质量和生产能力,达到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农田。

高标准农田是地中的精华,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基础。

高标准农田突出“四高”:

第一个“高”高是农田质量高;

第二个“高”是产出能力高;

第三个“高”是抗灾能力高;

第四个“高”是资源利用效率高。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可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和总产,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缓解耕地资源紧张和粮食供需矛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标准农田可以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更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和福祉。高标准农田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拓展多元化经营收入渠道,实现土地增值和资产保值增值,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

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标准农田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适度集约化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新貌。

2.高标准农田的政策沿革

▌2013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规划落实,通过采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建设、土壤培肥改良等措施,持续推进农田建设,不断夯实农业生产物质基础。

▌2014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9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而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

▌2021年9月,《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经国务院批复对外发布。《规划》 紧盯粮食生产目标,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效益分析、实施保障等,是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提出到2030年,中国要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2022年10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22))正式实施,是2014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的首次修订。修订后的《通则》明确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划分区域,列出了高标准农田地力参考值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参考值。

▌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农建发〔2022〕5号)发布,鼓励各地通过土地出让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重点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范围内建设标准偏低、设施不配套,工程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粮食产能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严格实行高标准农田先补后占和占补平衡、进出平衡,高标准农田保护情况纳入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3.高标准农田解决方案

十余年来,恺易物联网深耕智慧农业领域,研发生产智能化、高性能、低成本的农业专用物联网系统,为设施农业和大田经济作物的精准化、标准化栽培管理提供低成本全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环境数据监测

依据农田高标准建设的规划要求,在耕地质量监测板块建设了气象监测系统、土壤监测系统,配备了气象监测站、土壤多参数监测站、土壤多重深度墒情杆、农业监控摄像头设备,采集土壤、气象环境数据,农业监控摄像头实时视频、图片,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智能硬件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气象数据,同时配合耕地质量保护系统、土壤墒情监测、气象监测系统和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实现对土壤、气象数据的实时统计和分析;根据数据依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提高耕地质量水平,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智能灌溉系统

高效节水灌溉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水方式的统称。通过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农田的田间灌溉节水工程,建设智能灌溉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对水资源数据,用水情况,肥料使用量,灌溉情况等进行科学管理。

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可根据监测的土壤水分、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设置不同的程序,进行对应作物的、周期性、有计划的水肥轮灌。

既能节省农事成本,还能帮助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进而增加经济效益。

绿色防控系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以“防灾减损、提质增效、保障安全”为目标,扎实做好病虫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公共服务,加快推进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控制病虫危害,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作物药物残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生产安全。

对农田区域添加虫情测报灯、风吸式杀虫灯、孢子捕捉仪等绿色防控设备,运用理化诱控技术和科技手段相结合,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农业大数据平台

通过统一管理中心,对农田的种植环境、生长周期、气象和气候数据、病虫害资料数据、农田经济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展示并进行决策分析,联动智能设备远程控制管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保障。

未来,恺易物联网也将全力协助地方政府积极投入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运营当中,为筑好粮仓出一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发展,国家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的有力支持下,在广大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共同努力下,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