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技术,让种植户尝到丰收增产的甜头
(2023-05-26 09:05:37)
标签:
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 |
分类: 智慧农业 |
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在3600亿立方米左右,化肥施用总量达5700万吨。水是生物生存之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肥料是农业增产高产的重要保障。怎样才能提高水资源和肥料资源的利用率呢?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示范推广了一项新技术——水肥一体化,通过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实现了水肥同步管理,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突出亮点。
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这项技术的优点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高。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最终肥效发挥慢的问题。在恺易物联网的水肥一体化示范园汇总,安装上水肥一体化设备后,每个礼拜,技术人员都会来大棚追踪水肥一体化设备的使用情况,解决他们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监测大棚里作物的生长情况。
在使用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大棚测量完后,技术员又来到了隔壁的另一大棚,这个大棚同样种植的是西红柿,但并没有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而是采用了传统的沟灌的方式,究竟两个大棚的西红柿会有什么差别呢?
测量显示,两个大棚的定植(种的时间)只差一天,但是第二个大棚比应用了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施肥的大棚内的西红柿相差10厘米株高、一穗果和两到三片叶,长势差别较为明显。开开阀门,开开施肥器,整个的浇水施肥的过程就可以开始了。栽苗时间仅仅只差一天,两个大棚的西红柿长势差别这么大,太不可思议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很简单。水肥一体化操作方便,这样就使我们的作物就像人吃饭一样,少量多餐。它需要的养分和水分,长时间维持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这样作物的生长和后期的坐果都比较好。
那么使用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的西红柿高出10厘米,多那么两、三片叶子,和一穗花,对于收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西红柿能比一般的上市早上十天左右,:而价格在十天之内的价格可能是天壤之别,比如说十天前两块,十天之后可能就变成一块。棚里的西红柿将来能抢先上市,卖个好价钱。
水肥一体化还会无形之中,帮农户降下来另外一项成本,同时还能提升蔬菜的品质。水肥一体化能够非常有效降低土壤表面往空气当中蒸发的水,只要降低了湿度,就会减少发生病害的几率,降低打药或者植保的一些成本。
又能减少成本、又能提高品质增加收入,配套了适当的设备,又有了正确的技术指导,农户们尝到了水肥一体化带来的甜头。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农田灌溉的时候,在沟渠旁边,挖一个豁口,然后开闸放水,用漫灌的方式浇地。这样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农田用水不均匀,靠近豁口的地方,水多,庄稼容易被淹死,远离豁口的地方又保证不了水的灌溉。除了农业用水,还要施肥。两个工作,农民都要重复进行。如今水肥一体化技术将两样工作合在一起,一次性完成,大大减少了用工和成本,尤其是对种植大户来说,更是一个好消息。
恺易物联网专注农业现代化服务,在智能大棚、水肥一体化、农业ERP、农业小程序、智慧农旅、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区域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农业各产业的现代化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