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条件下的碳化反应

(2014-09-16 20:07:22)
标签:

股票

碳化

混凝土

水化

孔隙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普通波特兰水泥(OPC)基材料在使用中长期暴露在地下水或雨水的渗透下而被侵蚀,如果水中含有CO2,在微孔水中的碱会被碳酸中和使混凝土产生碳化,即混凝土的中性化,是由空气、土壤或是地下水中的酸性物质进入混凝土中,与其中的Ca(OH)2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中的PH值下降的过程。混凝土碳化是导致钢筋脱钝锈蚀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在正常的大气环境下,CO2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相互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由于混凝土是一个多孔体,在其内部存在大小不同的毛细管、孔隙、气泡、甚至缺陷,空气中的CO2气体渗透到混凝土的孔隙中,与孔隙中的可碳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碳化物质是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氢氧化钙(Ca(OH)2),此外还有水化硅酸钙(CaO·2SiO2·3H2O),未发生水化的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在有水分的条件下也能参与碳化反应。在酸侵蚀的过程中,会导致基本的胶凝相的溶解和次生相的析出。在这些复杂的反应中,Ca2+离子是形成次生矿物的必须组分,例如碳酸钙(CaCO3)、钙矾石(Ca6Al2S3O18·32H2O)和石膏(CaSO4)。Ca2+离子主要是存在于微孔溶液中,在水泥基体中也会以氢氧化钙的形式存在,此外还会通过C-S-H(C-S-H俗称水化硅酸钙,有时也称为托勃莫来石凝胶,这里使用连字符是为了表明它不是一个很确定的化合物;C/S之比在1.5-2.0之间时,其结构水含量变化更大,C-S-H的形貌为从结晶差的纤维状到网状。另外,本文采用的水泥化学符号含义如下:C = CaOS = SiO2 A = Al2O3 F= Fe2O3自然条件下的碳化反应 = SO3 H = H2O CH = Ca(OH)2 C3S = Ca3SiO5)[3]

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

由于碳酸的作用,微孔溶液中的钙会析出,氢氧化钙会溶解,反应体系的pH值会降低:

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氢氧化钙的含量越来越少,Ca2+离子主要通过C-S-H凝胶的脱钙作用产生:

为了使水泥组分充分的溶解,充足的水分是必须的。溶解后形成的Ca2+离子能迅速的与CO32-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钙,并以晶体的形态析出。

水是碳化过程中很重要的副产物,它在CO2气体渗透和溶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氢氧化钙是水泥水化的重要产物,而且是碳化过程中生成水的主要原料。

自然条件下的碳化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pH值大于10.5的环境对钢筋能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水泥在混凝土水化中提供了一个很高的碱性介质环境(pH值约为13),而碳化使得这种碱性环境遭到破坏,使钢筋暴露在易腐蚀的低碱度环境中[4]

混凝土的碳化是伴随着CO2气体向混凝土内部扩散,溶解于混凝土孔隙内的水,再与水化产物发生碳化反应这样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所以,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取决于CO2的扩散速度及CO2与混凝土成分的反应速率。而CO2的扩散速度又受混凝土本身的组织密实性、CO2的浓度、环境温度、试件的含水率等因素影响,所以碳化反应受混凝土内孔溶液的组成、水化产物的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可归结为与混凝土自身相关的内部因素和与环境有关的外部因素,当然,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吸收CO2的量。另外,增加水泥用量一方面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碱性储备。因此,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其碳化速度越慢;2)水泥品种直接影响着水泥的活性和混凝土的碱性,对碳化速度有重要影响。在同一种试验条件下水泥砂浆的碳化速度大小顺序为,高炉矿渣水泥(BFC)>普通硅酸盐水泥(OPC)>早强水泥(HEC)3)水灰比越大,单位水泥用量越小,混凝土单位体积内的Ca(OH)2含量也就越少,碳化速度越快。另外,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影响极大,控制着混凝土的渗透性。增大水灰比,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密实度降低,渗透性增大,碳化速度增大。而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混凝土基本性能指标之一,它与混凝土的水灰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泥品种、水泥用量与水泥强度、骨料品种、掺和料以及施工质量与养护方法等对混凝土品质的共同影响。据有关资料表明,混凝土强度高,抗碳化能力强;4)集料的品种和级配不同,其内部孔隙结构差别很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密实性。试验说明,普通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最好,在同等条件下其碳化速度约为轻砂天然轻骨科混凝土的0.56倍;5)混凝土碳化与光照和温度有直接关系。随着温度提高,CO2在空气中的扩散逐渐增大,为其与Ca(OH)2反应提供了有利条件。阳光的直射,加速了其化学反应,碳化速度加快。CO2溶于水后形成碳酸并与Ca(OH)2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非常干燥时,混凝土碳化无法进行。但是,由于混凝土的碳化受CO2扩散速度的控制,它本身又是一个释放水分的过程,环境相对湿度过大会降低CO2的扩散速度,同时反应生成的水也会抑制碳化的进一步进行。有试验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时,混凝土碳化速度最快。环境中CO2浓度越大,混凝土内外CO2浓度梯度就越大,CO2越容易扩散进入孔隙,同时也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因此,CO2浓度是决定碳化速度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一般认为,碳化速度与CO2浓度的平方根近似成正比,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除了以上影响因素外,表面覆盖层、混凝土的应力状态、裂缝等因素也对混凝土碳化深度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