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笏叟是末代织造曹頫
(2014-12-05 12:10:25)
标签:
文化 |
畸笏叟是末代织造曹頫
一、
(一)畸笏叟之名有特定的含义,必须先弄懂每个字的具体意思。
畸,不规则的,不正常的: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笏板最主要的用途,是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用来记录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来书写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内容,为备忘提示用。如《释名》∶“笏,忽也,备忽忘也。”及《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据说,笏板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挡住自己的脸,用以彰显龙威,上朝面见天子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对天子的敬意。
(二)畸笏叟之名通过研读可以定义为一位有不正常官衔的老头。
二、畸笏叟在《红楼梦》的若干批语释放众多信息,涉及到身份、年龄、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手法以及有关真实事件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用这些批语为自已画出一幅像,为后世复原留下极其珍贵的资料。
(一)是一位宦囊羞涩的官员。畸笏叟在1767年春(丁亥春),对一幅美人画十分钟爱,因无钱而不能成交,遂终身抱憾。第二十三回,在“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的原文后有一批,经重新断句后,逐字逐句推敲所得。原批是:“丁亥春间,偶识一浙省发其白描美人,真神品物,甚合余意。奈彼因宦缘所缠,无暇且不能久留都下,未几南行矣。余至今耿耿,怅然之至。恨与阿颦结一笔墨缘之难若此!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二)是一位岁数大且辈份高的老头儿。畸笏叟在批语时用畸笏、笏叟、畸笏老人、畸笏叟四种落款方式流露出长辈的霸气语言,尤其在《红楼梦》这样传世之作中用上“老人”、“叟”来署名可见原委。确定理由之一,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已建立起一套完整地伦理道德制度,晚辈在长辈面前不可以言大言老的。如第二十四回,曹雪芹有准确无误地描述,如“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杖的孙孙”和“山高高不过太阳” 等;再如第三十七回,晚辈贾芸向长辈贾宝玉写信时恭称“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结果十八岁的贾芸当上了十二三岁的宝玉的儿子。确定理由之二,畸笏叟在评语中使用“朽物”等字眼,倚老卖老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足可证明他是长辈又是老者,如第二十二回,晚饭后,贾母要听戏,先命宝钗点了一折《西游记》,之后贾母又命凤姐点戏。当凤姐点《刘二当衣》时,在两个版本的批语中分别有“朽物”一词,一是庚辰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庚辰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悲乎!”;二是靖眉批:“前批“知者寥寥”,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三)是曹家一分子。著作中很多人和事常使畸笏叟触景生情,或记忆犹新;或感概万千,甚至泪流满面,不是曹家的人,为何触动了他的灵魂深处?第一,在第二十八回批语很明显是针对现实中的事情,贾宝玉和冯紫英等以行酒令方式助兴,当宝玉说出“我先喝一大海”时,脂批透露是西堂故事,紧跟着畸笏叟有此批(庚辰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第二,在第二十回批语是畸笏叟由衷之言。晚上,大观园中的服务人员休息的休息,寻乐的寻乐,唯有麝月一人自觉的担起安保工作,她如是回答宝玉“都顽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那一个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地下是火。那些老妈妈子们,老天拔地,伏侍一天,也该叫他们歇歇,小丫头子们也是伏侍了一天,这会子还不叫他们顽顽去。所以让他们都去罢,我在这里看着。”(庚辰眉批:麝月闲闲无语,令余酸鼻,正所谓对景伤情。丁亥夏。畸笏。)
(四)除脂砚斋外见过真本又一人。从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脂砚斋确实看过《红楼梦》完整版,另一人非畸笏叟莫属。因畸笏叟在前八十回的批语多次点明后面的内容,所批不仅经典,而是可信。第一处在第二十回,(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昌(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第二处在第二十六回,(庚辰眉批:惜“卫若兰射圃”文字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第三处在第二十七回,(庚辰眉批: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
(六)批语对主要人物的称谓是一以贯之,尤其对贾政和贾宝玉的称呼最有价值,为人物考证提供线索,即政老严父,宝玉玉兄。第一,畸笏叟对贾政用“政老”和“严父”相称。第十七回的批语庚辰眉批是“自政老生日用降旨截住,贾母等进朝如此热闹,用秦业死岔开,只写几个‘如何’将泼天喜事交代完了,紧接黛玉回,琏、凤闲话,以老妪勾出省亲事来。其千头万绪,合榫贯连,无一毫痕迹,如此等,是书多多,不能枚举。想兄在青埂蜂上,经锻炼后,参透重关至恒河沙数,如否?······丁亥春。笏叟”、第十七回的庚辰眉批也是“政老情字如此写。壬午季春。畸笏”、第十七回的庚辰眉批是“于作诗文时虽政老亦有如此令旨,可知严父亦无可奈何也。不学纨绔来看。畸笏。”;第二,畸笏叟对贾宝玉以“宝玉”或“兄”相称,第二十一回庚辰眉批是“宝玉不见诗,是后文馀步也,《石头记》得力所在。丁亥夏。畸笏叟。”、第十四回庚辰眉批是“忙中闲笔,点缀玉兄,方不是正文中之正人。作者良苦。壬午春。畸笏。”
(七)畸笏叟经常地点明曹雪芹的行文用意或意图,在掌握内情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批语。在第十二回里点出读《红楼梦》的方法和要领,“庚辰眉批:勿作正面看为幸。畸笏”;第十六回浓墨重彩的“省亲”用两批语道出真相是康熙皇帝南巡,在脂砚斋作了重要批语“借省亲事写南巡”的基础上,畸笏叟再次强调省亲是《红楼梦》特大事件,“甲戌眉批:大观园用省亲事出题,是大关键事,方见大手笔行文之立意。畸笏。”“庚辰眉批:自政老生日用降旨截住,贾母等进朝如此热闹,用秦业死岔开,只写几个‘如何’,将泼天喜事交代完了,紧接黛玉回,琏、凤闲话,以老妪勾出省亲事来。其千头万绪,合榫贯连,无一毫痕迹,如此等,是书多多,不能枚举。想兄在青埂蜂上,经锻炼后,参透重关至恒河沙数,如否?余曰:万不能有此机括,有此笔力,恨不得面问果否。叹叹!丁亥春。笏叟。”
(八)因曹雪芹的英年早逝而叹息不已。畸笏叟写明曹雪芹在1767年夏(丁亥夏)之前已不在人世了,与脂砚斋的记载相符合。脂砚斋在《红楼梦》第一回记载曹雪芹卒年时间是“壬午除夕”,依历推算是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即公元1763年2月13日。畸笏叟在第二十二回末页有批语“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笏叟。”
(一) 在伯父曹寅身边长大,知道“西堂故事
”等不足为奇。
1、曹頫字昂友,号竹居,曹荃(原名宣)第四子,自幼一直在伯父曹寅家长大,很熟悉曹家环境。另外,曹頫小小年纪就对儒家经典和程朱理学颇有钻研,得到伯父曹寅的赞赏,连出差都带在身边可见喜爱程度。
2、江宁织造府有西堂,是接待客人的宴会厅,当饮酒的场景出现在《红楼梦》时,自然而然地勾起曹頫的记忆。有关史实资料,曹雪芹祖父曹寅所著的《楝亭集》中有不少关于西堂的内容,从诗题看,西堂是曹寅邀集同好题诗、饮酒之处。曹寅也自号“西堂扫花行者”。杨锺羲《雪桥诗话》:“荔轩(曹寅)自称西堂扫花行者······荔轩殁后,秋屏有‘魂游好记西堂路,同觅仙花扫落芬’之句。”
(二)曹頫在康熙皇帝的关爱下,立为曹寅(遗孀李氏)继子后任江宁织造,故称谓曹寅为“严父”、曹颙为“玉兄”十分规范,与畸笏叟批语中称谓相一致。
2、证明现实生活中曹頫同畸笏叟批语在称谓上相一致能立即出示若干考证博文。多年来,坚持原本为上和“用事实说话”的理念,不为胡适周汝昌等名家观点所左右,深耕细作,探究真谛,对贾母、贾政、贾宝玉、薛宝钗等重要人物的原型进行系统性研究,写出有影响力且是全国独家观点考证文章。
1、康熙皇帝一生六次南巡有四次入住织造府是造成巨额亏空最主要原因,康熙皇帝生前一直在设法弥补,可雍正皇帝始终抓住不放,给予致命一击。曹頫在雍正时代经常蒙受皇帝羞辱,如“混帐风俗”、“是个大通家作的”、“包衣下贱”、“卑鄙小人”、“ 不值一文钱” 等,后曹頫被革职抄家,逮京问罪。虽然在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拨了一个有十三间半房的小院子,可曹頫每天得戴上木枷,当街示众,枷号一年有余,至后一直未开罪复用,致使家道迅速败落。
2、史实。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式下旨抄家:“江宁织造曹頫,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著行文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頫家中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家人之财产,亦著固封看守,俟新任织造官员隋赫德到彼之後办理。伊闻知织造官员易人时,说不定要暗派家人到江南送信,转移财产。倘有差遣之人到彼处,著范时绎严拿,审问该人前去的缘故,不得怠忽!”
(四)乾隆皇帝为曹頫恢复名誉,从此时此刻起真的有一不正常官衔,成为名副其实的畸笏叟。
1、乾隆皇帝在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1735年)为曹頫平反。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刻,年仅58岁的雍正帝在圆明园死去,新皇帝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1735年)为前员外郎曹頫恢复了名誉,另追封曹家先祖曹振彦(曹寅祖父)为资政大夫。此时,曹頫虽官复内务府郎中,由钦犯变为官员,也不过领点薪水,维持生计。
2、曹頫作为曹雪芹的长辈,也是曹氏家族中经历过鼎盛和衰败的当事人, 化名畸笏叟为《红楼梦》写过很多有重要价值的批语,如《红楼梦》成残本的主要原因是皇家势力染指,开始由借阅不还发展为“索书甚迫”,《说文》解释索“入家搜也。”畸笏叟也只能“叹叹”而已,此批实是末言而言。另畸笏叟的批语总体上较脂批深沉大度的多,但批至伤心处仍禁不住老泪纵横,如 “宁不悲夫”、“肠断心摧”、“宁不痛杀”等。
曹頫用畸笏叟之名在较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投入《红楼梦》批注、补遗、整编,同时向后世传递大量地资讯,与曹雪芹原著和脂砚斋批语一起组成红学金三角,是研究红学者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是红学路上指示灯,对《红楼梦》名扬中外做出重大贡献,畸笏叟的批语也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