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红楼梦》薛宝琴十首怀古诗疑团迷案(一)
(2012-12-21 08:18:32)
标签:
杂谈 |
说明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人引以为荣的曹雪芹巨著<<红楼梦>>,在第五十一回留下篇幅很重的十首怀古诗疑团迷案,且从第四十九回至五十三回描写薛宝琴时发生主客颠倒现象,令众多读者迷惑不解。<<红楼梦>>自成书二百五十多年来,十首怀古诗有的说是喇叭,有的说是法船,有的说是肉,有的说是人名等,莫衷一是。
我利用多年时间,研究曹雪芹创作技巧,诗歌寓意,认真查看清王朝康熙雍正两朝历史,发现十首诗怀古是假,暗隐俗物更假,是完整的、系统的叙事篇。进而论证结果是:白雪红梅薛宝琴是曹雪芹叙述家世、抒愤言志的代言人。
丁以华
二0一二年十二月一十六日
白雪红梅薛宝琴
——是曹雪芹叙述家世、抒愤言志的代言人
薛宝琴初入贾府惊艳四座,光彩照人。对于薛宝琴之美,每个人的第一反应略有不同:贾宝玉见了自笑自叹,竟形容不出;袭人听了便不肯去瞧;探春与晴雯说:“连她姐姐并所有这些人总不及她”;贾母见了,甚是欢喜,命王夫人认作干女儿,那件用野鸭子头上毛制成的金翠辉煌的斗篷,痛爱到无以复加的亲孙子贾宝玉无福享用,亲孙女迎春、探春、外孙女林黛玉、娘家孙女史湘云也都无福享用,独独赐予了刚到不久的宝琴,以至发展到后来有提亲之请。(后被薛姨妈打断,曹雪芹也说有婆家。)
令贾宝玉暗暗纳罕的是林黛玉赶着薛宝琴叫妹妹,直是亲姐妹(直是原笔)。
在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中,薛宝琴更是出彩,史湘云联句极敏捷聪慧,而薛宝琴则抒发出“吟鞭指灞桥”的豪情,在红梅花诗句咏出“闲庭曲槛无馀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大有唐王勃遗风的佳句。
紧接着,第五十一,第五十二回仅有十一首诗(第五十一回十首七绝怀古诗,第五十二回一首五言律诗)均冠在薛宝琴名下。
《红楼梦》诗词中的佳句也好,精华也罢,均是曹雪芹(至少前八十回)根据故事中人物、情节等需要量身定制的。但曹雪芹毫不吝啬地如此高调着墨,重点描写薛宝琴,这十首怀古诗说了什么?又想借薛宝琴之口表达什么“言外之意”呢?
一、薛宝琴十首怀古诗浅译。
读十首怀古诗,我觉得有五大特点:
1、都是七言绝句,总计只有40句,不像《红楼梦》中有的长诗一首就有四十多句;
2、文风朴素,生癖字用的极少,朗朗上口,几近于白话文;
3、所选题材历朝著名诗人词人留下若干名篇,如李白、杜甫、杜牧、皮日休、刘禹锡等,有的诗意接近,有的诗名干脆相同。读之似曾相识,不至陌生。
4、与政治、权势、名利有关。
5、内容多涉及著名的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马援南征、韩信平齐、大运河开凿、金陵六朝旧事、昭君出塞、马嵬被缢等。
现在从第一首怀古诗开始,了解十首怀古诗的意思:
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数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鉄笛无烦说子房。
钟山怀古(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若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曹雪芹若只放一至两首诗,读者兴许会一扫而过。这里一下子放了十首,读者是回避不了的,显然“别有用心”,其中又颇有一些疑问:
1、年代无考吗?
首先薛宝钗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第三首《钟山怀古》诗有史有据可考?后二首无考吗?后二首虽然是戏剧,还是有出处的呀。蒲东寺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或唐代元稹《莺莺传》)的故事发生地,在山西永济县境内。梅花观是明汤显祖《牡丹亭》故事发生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境内。唯一剩下《钟山怀古》没有历史可考,难道薛宝钗说错了?
5、为什么怀古诗的主基调反差如此大?前八首诗与后两首诗基调可谓泾渭分明,前八首以悲怆、愤懑、凄凉、怨恨为基调,如“悲风冷”、“牵连”、“盖棺”、“咽不流”、“曲中愁”等。后两首诗则以明快、欢乐、喜悦、希望为基调,如“撮成”、“同行”、“团圆”、“一别西风又一年”(指西风一过春天就要到来)等。
我想,大观园中众姐妹何等聪明,肯定是看懂了才说自然新巧,如看不懂何能称奇道妙?“大家猜了一回,皆说不是”,只能心知肚明,“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警幻语)为什么不能说呢?清朝康雍乾三朝残酷的文字狱长达133年之久。康熙二年五月,在杭州因《明史辑略》一案,凌迟处斩文人名士七十多人。雍正四年主考官查嗣庭用《诗经》上“维民所止”这一句做考题,被人诬告“雍正无头”全家被杀,亲属流放,连“圣主”、“十全老人”乾隆还查办文字狱一百三十余起,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摧残文人名士达到巅峰时代,把四亿人民变得鸦雀无声。曹雪芹所说实有其事,假借汉唐,就是出此考虑。故众姐妹胡乱一猜,不敢说出真相而已。
曹雪芹不得不煞费苦心地在第五十二回另赐一首五言律诗《真真女儿国诗》,由薛宝琴口述,“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昨夜朱楼梦是朱明王朝唱的戏已经谢幕,今宵水国吟已轮到了水国粉墨登场。水国是什么国?真真国是什么国?真正国又是什么国?答案应该是大清国。曹雪芹还善解人意地利用薛宝钗再次点题、破题。薛宝钗笑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哪个里头呢?等过日收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就是了。”(指这首诗不知放在箱子里什么地方,可众人已等不及了,由薛宝琴口述)请看这段话里面的两个清字,是大有深意的。
至此,十首怀古诗的年代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