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起始阶段,这个时候贴点秋膘,能够帮助人体抵御冬天的严寒。作为一枚资深吃货,没有理由不抓住霜降节气这段时间大快朵颐。
“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橘甜”,一旦打了霜,葡萄、橘子等水果更甜了,连萝卜也有了股甜丝丝的味道。大闸蟹膏满黄溢,各种海鲜也到了最肥美的时期。最好吃的牛肉,也叫做霜降牛肉。这些吃货们的福利,听起来都与霜降有关,是不是也跟气象因素有关呢?
http://ww1/large/be6e9e90gw1exb3gtu0xoj20dw0993ze.jpg
严格来说,“霜降”一词在逻辑上是不通的,我们看到过下雨、下雪,谁也没见过下霜。其实,霜并不是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地面的气温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这就是霜——霜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http://ww3/large/be6e9e90gw1exb3gk4q00j20k1095jul.jpg
打了霜的菜,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而变甜了呢?
原来,冬瓜、萝卜、葡萄之类的蔬菜水里含有淀粉,淀粉本身并不甜,并且还不容易溶解于水。但是在霜降以后,冬瓜、萝卜、葡萄中的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就会水解而变成麦芽糖,麦芽糖再经过麦芽糖酶的作用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是甜的并且容易溶于水,所以蔬菜水果就变甜了。
为何植物体内要发生这些变化,原因竟然是——因为它们怕冷。
霜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植物体内水分发生冻结造成的,当淀粉变成葡萄糖溶解在水里后,植物体内的水就不容易冻结,细胞液不易被破坏,也就不会被冻坏了。
不信你可以做个小试验:严寒的冬天,在一个盘中装上清水,在另一个盘中装上糖水,放到院子里去,不久,你可以看到装清水的盘子里已经结成了冰,而装糖水的盘子仍然没冻结。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柿子。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甜度大,也是这个道理。
http://ww1/large/be6e9e90gw1exb3cmio6wj20dw09wta0.jpg
霜降节气也是吃海鲜的好时候,螃蟹肥美、生蚝营养、龙虾美味……
一旦过了霜降,海参从睡眠期渐渐苏醒过来,开始外出觅食,这个时候海参的肉质最为肥美,是一年当中打捞的最佳时节,而进补海参的时候也就到来了。
最后来说说霜降牛肉。霜降牛肉和气象可是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它是牛肉中的极品,因为油脂分布很像霜,所以叫霜降牛肉。
http://ww1/large/be6e9e90gw1exb3cit6isj20bt07twfo.jpg
霜降节气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也是各种水果蔬菜山珍海味最美味的时期,吃货们要赶紧下手了。
(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叶海英 )
前一篇:长寿密码:好气候加好习惯
后一篇:什么因素左右台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