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随州八景之颜木版
梁木,随州人氏,清代癝生出身,为当地知名文人绅士。此《绝句八首》见于康熙乙丑年首修、光绪十五年续修的《德安府志》。
长庆晨钟
山寺霄寒梵呗清,又从隔岭度钟声。劳劳尘梦谁先觉,了彻天心在五更。
注:安居长庆寺也
涢浦夜泊
山光黯淡水光浮,清绝涢溪古渡头。明月鹭鸶荷叶浦,香风和露入扁舟。
注:氵厥水入涢之河口沙滩也
东阁晚眺
香城高阁傍山开,不尽岚光带雨来。望到隔林深影处,一声牧笛破烟回。
注:城东傍山依寺之楼阁也
西崖宿云
石蹬萦纡路几重,层峦尽日白云封。幽人岓药时来往,惹得沾衣一片浓。
注:城西之大山也
南冈烟雨
云锁群峦半吐吞,苍茫树色暗孤村。天然一帧王维画,烟雨迷离涨墨迹。
注:城南之冈地也
北台秋月
高台屏列梵王宫,皓魄光凝一望同。陡然夜来风露冷,已知身到碧霄中。
注:城北之高地也
洪山积雪
千峰耸峙白云隈,积雪经春未肯开。知是灵山留净域,不叫一点着尘埃。
注:大洪山也
溠水观鱼
独向溪头占钓矶,秋风时羡得鱼肥。不曾换酒来城市,恐踏红尘惹是非。
注:安居之溠水河也
====梁木《随州八景绝句八首》
洪山三台八景
三 台
耀武台:在茅茨畈东侧。相传裴氏某在此筑一高台,经常黎明起舞,苦练武功,渴望考取武秀才,以光宗耀祖,但屡试不中,名落孙山。
龙驹台:在西河一潭边相传为关公以潭水饮马洗马之处。
望月台:在茅茨畈赵家塆背后。相传昔日一富人强令贫苦农民垒土为台,白天在此监视长工劳动,夜晚登台赏月,纵情享乐。
八 景
鸡鸣晓雾:在茅茨畈西北四公里处。明末建有一“鸡鸣寺”,山顶种有桂树多株,山腰有荷池一个。春夏黎明,云雾弥漫,和风煦煦,令人陶醉。1948年寺庙被毁,山上桂树犹存。
石牛卧涧:茅茨畈北之涢水河中有一巨石,表面光滑,形状如牛,不假人工,惟妙惟肖。
龙门深丈:洪山镇西河上游有一深潭,其水澄碧,游鱼丛集。相传龙沟湾某渔民在潭底发现一洞。1979年在此建龙门潭电站。
紫城麦浪:茅茨畈西南之紫城塆,土地肥沃,麦苗茁壮。每逢夏季,麦株茂密,四望无垠,随风起伏,麦浪滚滚。
三塘映月:茅茨畈西南有三堰溏相连,塘水涟漪,清如明镜,月映池中,碧波潋滟。
怀河夜雨:相传乾隆五十八年(1794)某夜,怀河店大雨倾盆,河水猛涨,房屋冲倒,财物卷走,居民乃西迁一公里至茅茨畈定居,由是茅茨畈取代怀河店成为随西南重镇之一。
舜妃娥皇:偏头山侧有一娥皇洞,相传舜妃娥皇在此修行,故名。洞旁有一山村,原系娥皇庙遗址,传说曾有蕉雪、罗月二姑在此潜心修行。
松林白雪:茅茨畈北三公里破脑壳山、栎树岗一带,苍松簇立,枝繁叶茂,凡数百亩。岁寒大雪,覆盖树梢,皑皑一片,宛如雪山,景色壮丽。1942年此林被国民党军队所毁。解放后复植。
应山三台八景
三 台
印台山:在应山城内,今为印台山公园,1983年建于城东南印台山;
经台寺:在应店乡,已毁;
云台观:在云台乡,已毁。
八 景
印台半月:在今印台山公园;
高贵凌霄:在大贵山(高贵山);
乳岩九峙:在吴店西岩子河,今属随县;(按:此景是否即今殷店九角尖石峰待查)
洞口风生:在大山口,旧为洞山口;
军山环秀:在马坪镇;
天涧云深:在龙兴沟;
宝林拥翠:即宝林寺,在宝林乡杨家岗,寺毁,遗址建宝林中学;
仙洞波澄:即仙人洞,在同兴乡殷家七塆,大山口南2公里处。
安陆三台八景
三台
紫金台
又名三皇台。据清康熙五年《德安安陆郡县志》载,三皇台庙在城内,即紫金寺,这说明紫金台是因为紫金寺有台而得名。紫金台在旧上玉石街北首尽头,现粮机厂大门的东南。原是一座高约5米、广约100平方米的高台,上面有一幢官殿式的建筑,是城中的最高点,可以俯瞰全城。紫金台的西边旧称王府巷,明宪宗之子歧惠王朱佑榆,寿定王朱佑楮、世宗之子朱载圳均曾封国德安府,所以传说紫金台是藩王的宫殿。
凤凰台
旧名高岗,在城南两里许,时人取《诗经》“凤栖于梧,鸣于高岗”之意。道光《安陆县志》载:凤凰山在城南,东带三洲,北环损水,实郡之屏也。凤凰台茂林修竹,环境优雅,是人们理想的游览场所。宋代秦观《郧上谣四首》其三云:“凤山何嵯峨,春风艳桃李。花开连理枝,翩翩映罗绮”。这是对凤凰台景致的真实写照。
碧霞台
座落在涢水边,原德安府衙前(今粮机厂附近)。它前临四状元里,因此亦称状元台。据道光《安陆县志》载:“碧霞台有石笋为名胜,何司寇伐之。”又云:“状元坊旧在碧霞台,故亦称状元台。”碧霞台临涢水而立,景色优美,历来为墨客骚人所吟咏。宋秦观《郧上谣四首》之一云:“我爱碧霞台,长松一百尺。夜半吼风雷,涛声喧枕席。”
八景
司马书室
又名晒书台、司马东岩,位于城西北涢水边、今安陆棉纺厂西北角)。相传宋治平年间,司马光来安陆探望任安州知州的兄长司马旦,因迷恋安陆的山水风光,选胜凿岩(石洞)刻意苦读,司马书室遂传名至今。据清康熙五年《德安安陆郡县志》的总纂沈会霖讲,他的先人曾在涢水岸边发现有“司马东岩”四字题刻。明代万历年间,由于水流的冲刷,人们还发现石壁上尚刻有一词:“楚山青,涢水绿。春风沧浪看不足。草芊芊,花蔟蔟。渔艇酌,歌相续。信浮尘,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樽,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谪仙桃岩
又名桃花岩,位于白兆山西麓,因诗人李白曾游憩于此而得名。谪仙桃岩地势险峻,风貌奇特,上有白果树,古朴苍劲,相传为李白所植,下有绀珠泉,水清可鉴,李白常饮于此。四周还有祖师殿、写经岭、白云泉、天花台、笔架山、读书堂、太白林、洗笔池诸景,众星拱月,相映成趣,为安陆八景之最。李白有《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是描绘这里自然风貌的名作。古今名人在桃花岩题咏者不可胜数,如宋代范雍、元代贯云石等都为桃花岩写下了著名诗篇。
车盖名亭
亦称车盖云亭,简称车盖亭。据《安陆县志》载:“址逸在治西北三十里。考青龙潭有石可亭,盖取魏文帝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似为近之。”今考车盖亭俗称凉伞石,位于安陆城西北15公里处,与随州平林市隔河相对。实地考察发现,车盖亭系在红砂石的基础上人工凿成的两层方形石亭,形状颇似古代的车盖。关于此石的传说颇多,其中最著名的说是李白和他的好友元丹丘下棋的地方。
樱桃古渡
位于今金泉泵站附近、太白公园东南角。安陆人俗称“樱桃渡”。涢水未建桥以前,这个渡口是安陆城关西行的必经地。古渡口西负金泉小山,东面是平沙百丈,每天人来车往,竹篙木船,流水盈盈,令人心旷神怡。明代王玺题,咏樱桃渡口的诗颇为上口:“树里人家半掩扉,风光仿佛五陵溪。行人欲渡傍花语,乳燕飞来隔叶啼。两岸瞑烟分野色,半篙春水乱云泥。渔翁向晚醉春酒,弄笛一声归路迷。”
凤山春晓
以凤凰山绮丽的春天景色而得名。阳春互月,满山桃花怒放,香飘数里,农夫荷锄,牧童扬鞭,醉人心扉。清高联捷有诗写道:“楚水莺啼淑景移,凤山凝望日迟迟。桃花夜曲烟似绣,杨柳春风露欲稀。”
涢水晴波
以涢水潋滟的波光而得名。据《安陆县志》载,春夏秋冬,涢水波光常在,尤在晴日,早晚霞光斜照之时,水面银波粼粼,金光烁烁,两岸景物尽映水底,至为赏心悦目,使人心醉。损水全长256公里,源于大洪山。
《左传》定公四年:
“吴从楚师,及清发”,因此,清发亦为涢水的别称。涢水不仅风光绮丽,水色照人,其水质亦淳浓馥香。涢水晴波与谪仙桃岩互相点缀,遥相映衬。有“涢水浓于酒,碧山俏似诗”之说。
南岗梧雨
又名高岗梧雨。据《安陆县志》载:“凤凰山婉蜒而南尽于高岗。”高岗梧雨的来源大概本于《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岗在城的南郊。
西畈麦秋
指城西郊秋收的独特景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