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2013-04-23 22:22:43)
标签: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

你所在位置:微生物学教学辅助网站》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绪论: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分期

史前期

初创期

奠基期

发展期

成熟期

时间/年

约800年前-1676

1676-1861

1861-1897?

1897 -1953

1953-至今

实质

朦胧阶段

形态描述阶段

生理水平研究阶段

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开创者

各国劳动人民

列文.虎克

①巴斯德

②科赫

E.BU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

J.WATSON和F.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

特点

①未见微生物个体

②凭经验利用微生物

①观察微生物个体

②形态描述

①微生物学建立

②创立微生物学方法

③实践-理论-实践

④建立分支学科

⑤寻找病原菌

①酵母菌

②代谢系统

③普通微生物学

④寻找有益代谢产物

⑤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

①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

②发酵工程

③分支学科的发展

④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

⑤微生物基因组

 

 

一、史前期(朦胧时期)

1、食品加工: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32.jpg


2、防治疾病:鼻苗种痘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33.jpg

 

二、初创时期(形态学时期)

 

1、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

进行观察。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2、1674~169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制造分辨率大的单式显微镜;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上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三、奠基时期(生理学时期)

1、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化学家出生的巴斯德涉足微生物学是为了治疗“酒病”和“蚕病
”。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37.jpg


(2)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39.jpg

 

巴斯德的曲颈瓶试验: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3) 免疫学——预防接种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

(4) 其他贡献

巴斯德消毒法:

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2、柯赫:细菌学的奠基人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41.png

(1) 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纯种分离技术)

土豆切面     →  营养明胶     →  营养琼脂(平皿)


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悬浮培养法)

c)流动蒸汽灭菌

d)染色观察(细胞染色技术)和显微摄影

 

(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a)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

c)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

柯赫原则: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四、发展时期(生化时期)


1、青霉素

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44.jpg

2、摇瓶培养技术

几种常用的摇床: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3、深层发酵工艺

常用的发酵罐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4、连续培养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五、分子生物学时期(成熟时期)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49.jpg

     他们独一无二的开阔眼界和敏捷思维,使沃森和克里克当之无愧地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奖。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51.jpg

 

DNA平面模式图:http://kczy.zjut.edu.cn/microbiology/weishengwu/microbiology/preface/tupian/contact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