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报告二
(2022-03-31 23:04:33)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课题研究 |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报告二
冯卉
赵泽是我们三年级的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开学的时候,他用那甜美的声音向我问好。他的身姿非常的挺,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让他做领队,可是开学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动作也很慢,整天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对他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他依然如此,所以我让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去做领队。虽然我把赵泽给换了下来,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很有灵气的,我要帮助他。
有一次,我发现他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他,可是过几天又发现他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他,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反映,在家里他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他画好了,他家长一直提醒他,可他还是改不了。我想,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的帮助他改掉。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他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画画。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他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他,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他的习惯培养好。在给他换同桌的时候,我找他好好的谈了一次心。告诉他,别的女孩子是多么的爱干净,学习成绩也是学么的优秀,要他向别人学习。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经过我和他谈心之后,他就觉得自己把别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尽量让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好。在一段时间之后,他有了很多的进步,因此我鼓励他,让他做了小队长,他也非常的开心。可是,毕竟要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很难的,所以有好几次我都“威胁”他,如果再不好的话,就把小队长标志收回来。这样的“威胁”对他很有用,他为了“保住”他的“官衔”,在一点点地进步。这个学期伊始的班干部换选中,他被学生们推荐为中队委员,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他的进步。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现在的小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可是他们都非常的要面子,你要是太严厉的批评他,效果反而不大。因此,我觉得,我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要做他们的“知心姐姐”。就如我对待赵泽那样,当他做错事时,很真诚的和他谈心,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班主任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像对待赵泽这样比较有灵性的学生的时候,教师就要采取潜移默化式的,要让他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当然在小学阶段,老师的督促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赵泽从一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其中我的督促是起了很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