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画家燕文贵的山水作品欣赏
作者:求是2013来了
燕文贵(967—1044),北宋画家。文贵一作贵,又名燕文季,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擅画山水、屋木、人物。本隶军籍,曾任县主簿,掌管出纳官物、销注簿书,阶从九品。太宗(976-997)时游
汴京(今
河南开封),于天门道上卖画,为待诏高益所见,荐画相国寺壁,遂入图画院(一说大中祥符(1008-1016)初补图画院祗侯)。所作山水,不专师法,极
富变化,独立一家规范。其画多为北方大川,破笔皴点,干擦淡染,细碎清雅,苍润秀媚,岸边水渚多画台榭相接,景致优美,富有变化,人称“燕家景致”。
相传其曾绘《七夕夜市图》,摹写汴京繁华景象,颇为精备。又有《舶船渡海像》,大不盈尺,而具樯、帆、槔、橹及舟人指呼奋踊之状,风波浩荡,岛屿相望,有咫尺千里之势。存世作品主要有《溪山楼观图》(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江山楼观图》(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烟岚水殿图》、《溪谷图》。
燕文贵 《溪山楼观图》
燕文贵又作燕贵或燕文季,是北宋初年宫廷画院的一位画师,据《图画见闻志》记载,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初年,预修玉清昭应宫时,经刘都知推
荐而得以进入画院,在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溪山楼观图》上有款字“翰林待诏燕文贵笔”,知其曾担任过画院待诏一职。燕氏的绘画风格从何而来,《圣朝名画
评》中说其师法河东郝惠,郝惠本人又无作品传世,因此要理清燕文贵的绘画渊源,只能从流传至今、公认为燕文贵的传世之作中寻找端倪。目前,公认为燕文贵名
下的作品有《溪山楼观图》、《江山楼观图》、《烟岚水殿图》与《溪风图》,其中前两张有他的本款,此外谢稚柳先生认为题为李成的《茂林远岫图》亦与以上四
件作品有着“共同的规范、一致的性格”,这种共同的规范在谢稚柳看来是“山的形及其皴法,树木的形及其描法,水边的石及其铺陈,流泉的形及其墨的运成以及
屋宇及其安排,无一不显示着出于一手的迹象。其中不同的,只是景色的疏与密,山石的斜与直,笔的尖与秃,墨的浓与淡,这在绘画说来,正是应该有异同的。”
谢稚柳先生从一个书画鉴定家鉴赏及研究的角度认为此作当为燕文贵的手笔。从这几件作品中,我们可以对燕文贵的绘画风格作一大体总结:笔法接近于李成,精于
刻画优美生动的渔舟、渔父和楼观,画面具有洞察入微、简约的气质。确实如此,这种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与技巧、格调,在其最得意的弟子屈鼎的《夏山图》中也
可以得到相应程度的验证。
《江山楼观图》
北宋 燕文贵 绢本设色
纵31.9厘米 横161.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
江山楼观图》描写江景,气势开阔旷远。卷首写江边丘陵起伏,近处碎石散布,杂树迎风摇曳,远处江水浩瀚。画中溪山重叠,景物繁密,山间水滨布置台榭楼观,
笔法细致严谨,是典型的“燕家景致”。
此画代表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综合
“三远”的构图形式与融会不同地域画风的企图,深刻地影响后来神宗朝的画家郭熙。当然无可避免地,这一幅最能代表燕文贵画风的作品也成为后期画家竞相模仿“燕家景致”
的标准范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