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2015-05-04 11:37:59)
标签:

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文化

分类: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张萱,汉族,长安(今西安)人,唐代画家,开元(713-741)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一稍后于他的仕 女画家周昉相并提。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历史上留下两件重要的 摹本,即传说是宋徽宗临摹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捣练图》卷。
    张萱善画人物、仕女。他画仕女尤喜以朱色晕染耳根,画婴儿既得童稚之形貌,又有活泼之神采。画贵族游乐生活场景,不仅以人物生动和富有韵律的组合见长,还 能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注意环境和色彩对画面气氛的烘托和渲染。从他曾以“金井梧桐秋叶黄”之句画《长门怨》并且“甚有思致”来看,张萱是有文学修 养并巧于构思的。他的人物画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其妇女形象代表着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是周□仕女画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晚唐五代的画风。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 张萱(传) 明皇合乐图
【名称】唐 张萱(传) 明皇合乐图卷
【年代】唐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29.5厘米,横5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

张萱工于人物仕女,特点明显,此图中人物描绘舒悦从容,细而不腻,线描精致,赋色妍雅,唯人物略嫌清瘦与唐代美女标准不类,恐为后世高手所绘。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 张萱 捣练图

【年代】唐代
【简介】宋摹本,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147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 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 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 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微着力;熨练妇女认真专注的表情,端丽的仪容,恰如其分地表现 了温厚从容的心情。在绢下好奇地窥视的女孩,以及畏热而回首的煽火女童,都生动引人。画家表现妇女捣练活动,不只是描绘捣练、络线、织修、熨烫等的活动过 程,他既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生活气息。

捣练图局部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年代】唐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52厘米,横1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描写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春天出游的行列。前面 有三个单骑开道,依次为男装仕女乘黑色马;中间并列两骑,即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并辔而行,均骑浅黄色骏马,虢国夫人居全画中心位置,秦国夫人侧向着她,二 人脸庞丰润,雍容华贵,神情悠闲自若;最后并列三骑,中间为保姆;一手执缰绳一手搂着怀中小孩,保姆右侧为男装仕女,左侧为红衣少女。作品表现了贵妇们游 春时悠闲从容的欢悦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奢侈淫逸的享乐生活。出游行列成前松后紧组合,统一中有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的人物作品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