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食 |
说起家常菜,大家可能以为都是很普通的菜肴,没有经过饭店大厨的高超的手艺,味道肯定比不上饭店好吃,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家常菜里面有好多情怀。有些是尝新尝鲜的,有些是经典的家乡的时令菜,往往对食材精挑细选,精心制作,只要保持好食材的新鲜感,无需厨艺,原汁原味的,菜品口感远远超过饭店里的味道,有的是对亲人的怀念,好吃的家常菜里有亲人的味道。
今年春节我在老伴小姐姐家吃了一道“清蒸带鱼”是今世从没吃到过的,这个鱼是姑娘的亲友是老板的司机过年到处去寻好食材,在象山这个著名的出海鲜的地方买到刚捕上来的新鲜带魚,一条带鱼二斤半,渔老板要价三百元,他们买了好几条,他老板送了他一条,拿到姑娘家一条鱼分二次蒸,什么料都不放,蒸完后倒入一些蒸鱼豉油酱油,鲜嫩美味。
最近春季蔬菜纷纷登场亮相,其中最好吃的是上海菜尖,都是头道的,价格不菲都要十多元一斤,昨天买了半斤尝鲜,就是好吃。
今天买了马兰头,不是大棚的,所以贵,但是有马兰头的香味。春天的蔬菜名目繁多,一定要抓紧尝鲜,过了这个点味道就不一样了。以后还会向大家介绍的,今天只举两个例子。
上海的经典特色美食“腌笃鲜”,上海人只要一提起这个菜名就有流口水的感觉。当然这个菜不可能经常吃,但是每年都要吃上一两次,所以每次都会精心挑选,竹笋要刚刚上市的那种并去掉老根,咸肉可以是南风咸肉,有的地方用火腿,,鲜肉可以用五花肉,有的用肋排,上海人还会加上百叶结,上海浦东本地人还会在最后一刻加上莴笋,会更有清香气。这些食材放在一起烧,原汁原味的,有人形容:鲜的要掉眉毛。每每吃到“腌笃笋”起就会想起女儿在家的时候我一定会多放竹笋,因为她就是喜欢挑里面的笋吃。 居住北京的大姐也非常喜欢吃,但是那儿的竹笋价格太贵了,上海十元左右时她那儿要三十多元一斤,竹笋本来就盛产江南地区,运输费用太多了。
这是我去年做的“腌笃鲜”。
我一直怀念我婆婆家的“一品锅”,一个特别大的砂锅里面有一个老母鸡,一个鲜肉蹄膀,一个火腿大小蹄,还有白煮蛋,笋,香菇等,最上面还会飘些青菜叶,一个大砂锅可以有十多个人一起围着大砂锅美美的吃着,谁也舍不得离开,也不要其他的小菜,只有在婆婆的大家庭里才能享受到的,小家庭也做不了这个锅,里面的食材太丰富了。现在还经常会回想起来那美味的“一品锅”,那有婆婆一个主持一个大家庭的勤劳的人的所有味道。
普普通通的家常菜有许多情怀让人回忆无穷,每个人都会记的家乡的菜,妈妈做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