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作品中的符号

(2013-06-20 14:06:56)
标签:

文化

编剧

教学

休闲

分类: 编剧观念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象征(详见什么是象征? ),文中也提到戏剧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符号。

 
什么叫符号?符号指的是一种约定俗成,无论在哪里看到都可以代表意思的东西,好比说枪等于暴力、权力;十字架等于上帝、宗教,不需要情节,大家一看就能联想到意义的,便是符号。
 

符号无论到了哪部片中,几乎都有着相同的意义,最极致的例子:

一看就想到美国。

这个不用解释了。


符号不光只是记号、某个物品,也可以是一种行为,好比牵手、亲吻,就成为一种感情的符号,只要看到这种行为,即使不解释,也可以清楚知道两人的关系。
 

符号最常被用来呈现一个角色的特质,例如《拜金女的异想世界》:
http://s11/mw690/be515d9dgdf8fe0b1ed4a&690

  
一身名牌、超高的高跟鞋、多到满出来的购物袋和计程车(想想,什么样的人会搭计程车去购物?难不成是劳工阶级或勤俭持家的人?当然不是),即使没有挂上片名和说明,都可以清楚传达出这名女子的个性、社会阶级与特征。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老生常谈的说:「编剧要懂得观察。」观察什么?便是这些符号。

 
什么样的符号(装扮、行为、甚至用词、口音)可以一下子让观众对角色留下正确的第一印象,让角色可以一亮相就被观众清楚认识,是一种技巧,更是门艺术。

 
最近刚上映的《惊天魔盗团(Now you see me)》,每个角色一登场就个性鲜明,紧紧抓住众人的目光,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或许可以进场感受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