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承转合」到「三幕剧」结构

标签:
编剧文字起承转合三幕剧杂谈 |
分类: 编剧观念 |
三幕剧结构可以说是故事的根本,有超过90%的故事都是这个结构,举凡《钢铁擂台》、《变型金钢》、《复仇者联盟》、《全面启动》......全都是使用三幕剧结构。
什么是三幕剧结构?六个字,开始,冲突,结局。开始时,英雄/阴谋登场,戏剧开始发展;冲突开始越演越烈,在一连串的上升动作中,进入最后关键战役;关键战役英雄反败为胜,美满大结局。
爱情故事、推理故事、恐怖故事也都适合三幕剧结构。两人相识、感情发展与冲突、结局在或不在一起;案件发生侦探登场、追查与凶手斗智、真相大白;不怕死的人或超衰的人误触恐怖传说、传说成真死死死死死、收妖降魔.......全都是三幕剧结构。
我们先前所介绍的四个标点,点承转合,正好便是这三幕剧的始末接点。第一幕是启到承(亮相到冲突发展);第二幕是承到转(冲突发展到危机高潮);第三幕是转到合(危机解除的后续)。
我们可以发现,通常这三幕剧的时间长短是不平均的,一、三幕较短,第二幕较长。以120分钟的电影作品来看,第一幕通常约15~20分钟(紧凑一点的可能是10~15分钟),超过这个长度还无法让观众认识角色和世界观,观众便会开始失去耐性、觉得屁股坐得不太舒服,打起哈欠动来动去。
第二幕约有80~9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记得保持「上升动作」,也就是「事情越闹越大」,冲突越演越烈,角色感情越来越暧昧,直到这一幕的最后10~20分钟发生「危机」(即高潮),非生即死,错过再也爱不到回不去,鬼的真面目出现,就坐在主角的后面......这段时间通常是观众觉得时间过得最快,最专心的时段。如果这里的上升动作没有做好,事件接的不够紧凑,观众就会分心,抱怨爆米花太快吃完,不断看手表,毫不考虑的按暂停或关闭来去上厕所,120分钟的剧感觉像是过了180分钟这么久。
第三幕约10~15分钟。一切的真相大白,悬念几乎出尽,观众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对于英雄最后亲吻美人的画面感觉像例行公事,可有可无。这一幕有两个关键,第一点是速战速决,尽快把尾声交待完毕;第二点则是尽可能的安排悬念到最后一刻,甚至能够保留一个翻盘的惊喜,使结局的韵味更浓(如全面启动最后不知到底有没有倒下的陀螺)。
一般坊间的编剧书都会介绍这三幕剧,但初学者编剧常会被这三幕剧困扰,因为不知从何着手。所以小农还是会建议大家回归到起承转合这四个点上,先解决如何亮相?发生什么冲突?冲突如何解决?结局是什么?这四个关键问题,剩下的工作便会变得比较顺畅喔!
前一篇:认真闹笑话(一)──反差
后一篇:跟着好莱坞编剧这样做──离水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