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行善积德好处多

(2018-01-29 12:23:23)
标签:

行善了

教育

佛学

积德

健康

分类: 圆融教育 智慧旨行

什么是行善积德呢?

利于别人的行为与思想就是善!

行善:不做损人害人之事,成就别人做成好事,仁、义、礼、智、信而已。

积德:是行善的结果,者得也。你会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而且还能福被子孙后代。积善就是积德的意思。http://s2/mw690/003u4M0Ezy7hKGUSnqp51&690

一 、行善积德名言名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魏书·任城王传》http://s14/mw690/003u4M0Ezy7hKGlCBZP6d&690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史记》

天道无亲,惟德是授。——《国语》

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书经》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志》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子治家格言》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孝者,人道之至德。——孔子

人生不能等的两件事,一是孝顺,一是行善。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增广贤文》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了凡四训》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隐恶而扬善。——《中庸》

善的标准:对他有利是善。对己有利是恶。

吃亏是福。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明心宝鉴》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叶美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但日有所损。http://s11/mw690/003u4M0Ezy7hKG9oJ6Oea&690

 一言之善,重于千金。——·葛洪

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论语·公冶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

锄一恶,长十善。——《宋史。毕士安传》

善之端而止之也。——王安石《礼乐论》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善恶不可以同道。——柳宗元《为裴令公举裴冕表》

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方孝孺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南北朝·萧纲http://s10/mw690/003u4M0Ezy7hKHp3pfX59&690


 

二、积德行善不能只是说说

净空法师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积德行善。

1、与人为善:这是讲存心,要存一个善心,以善心看待一切众生。

2、爱敬存心:以真诚心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人事物;“敬”是恭敬、谨慎、细心,对人、对事、对物,爱敬存心。

3、成人之美:人家有好事,我们要帮助他、成全他,不能破坏。此人是恶人,但是他做的事是好事,即“ 偏中正 ”,我们也要帮助他。不能对人要对事,此事对社会有好处,对大众有好处,就应当帮助。人虽然不善,我们要常常辅导他,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使他的善行能成就。

4、劝人为善:特别劝导有能力、有机会的人,他们有能力、有机会行善,错过非常可惜。没有机会去创造机会,比较困难;创造机会也必须有创造机会的条件,否则也是做不到。所以认识机会,掌握机会,这是真正的智慧。

5、救人危急:人在有急难、危险之时,不论他是好人、恶人,是恩人、冤家,不能见死不救,一定要救援。

6、兴建大利:所谓大利,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就是大利。自己有能力,自己一个人做;没有能力,就集合大众的能力来做。利益社会大众的事情太多,什么是真正的大利,真实的大利无过于教育,教育是根本。今天社会动乱,人心不安,灾难频繁,其原因就是教育的失败。现前最大的利益,就是宗教教育的落实。现在的学校教育,要回到中国古老的教学宗旨很难;换句话说,纵然他明了,也无法改正过来。所以,今天唯一的办法,就是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要看我们自己怎样去推动。说到佛教教育,今天无法推动佛教教育的原因何在?没有师资,没有讲经说法的人。出家人虽然不少,但出家人没有忘记自己,没有放弃自私自利,想推动佛陀教育根本不可能。要想推动佛陀教育,最低限度要将自私自利的念头舍弃,这就难了。所以当前最大的利益是办学,培养师资,然后才有一批人来推动,来教化众生,帮助众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这个世间孤儿很多,这些小孩从小就失去母爱,失去家庭,他们需要真正有爱心的人来照顾、教导。要如何教导,这都是社会大利之一。现今的社会,年老之人退休后,儿女不孝养,老人的晚年非常孤单、寂寞。我们要如何照顾、教导他们,让他们回头,让他们忏悔,认真学习,使来生比这一生过得更殊胜,这是教育。当然最殊胜的,是帮助他作佛、作菩萨。此目标若达不到,也应当帮助他生天,帮助他来生得到人间富贵,这都是属于大利。

7、舍财作福:世间人不知道财是罪业,你能够舍财,你就修福了。积财就是罪业,很多人缺乏财用,你把财留在身边,让一些人受苦受难,这就是造业。何况财积在身边,增长贪嗔痴;换句话说,增长你将来堕三恶道的机会。所以财一定要舍,要舍得乾乾净净。世间人不肯舍财,就是有顾虑,担心舍了之后生活没着落,这是他不懂因果的道理。命里有的决定有,舍都舍不掉;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来。可是财来的时候,还要赶快舍。

中国从前供的财神是范蠡,很有道理。范蠡非常懂得处理财务,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就退隐去做生意,没多久就发财了。发财之后就布施,布施完了,再从小生意做起;没多久又发财了,发了之后又散,三聚三散。所以他懂得散财,懂得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要散,决定不积财,这是修大福报。不但他这一生当中,财用决定不会匮乏,来生的福报无比殊胜。

8、护持正法:世间正法、出世间正法都要维护。今天护持正法以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为榜样,值得我们学习。他毫无私心,真正是念念为佛法、念念为众生。但是护法首先要有智慧、有能力,认识正法。特别在现前时代,《楞严经》云:“ 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也就是说仿冒的佛法太多了。所以首先要有能力认识正法,然后才发心去护持正法。我们一生全心全力做这桩事情,但是每个人缘分不同,有人很想学佛,很想亲近善知识,但是遇不到。真正遇到善知识是大幸,遇到善知识要真正肯学,发心学习弘扬、护持,这是无比的福报。

9、敬重尊长:佛教导我们要孝亲尊师,要做到。现在世间人不重视孝道、师道,我们要为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念念不忘父母师长的恩德,这是存心厚道。不但不忘,还要有行为表现,对父母、师长要尽到孝养的责任。生命得之于父母,慧命得之于老师,对父母、老师之恩怎么能忘记?我小学的老师已经找不到了,中学时代的老师,现在还有一位。每当逢年过节,我都会送一份供养给老师,礼虽然很微薄,但老师感到很温暖,学生没有把老师忘记。

老师对我们有厚恩,如何报答?表扬老师的德行。我跟李老师学佛十年,李老师往生之后,我向台中莲社建议,在老师的故乡山东济南,建立一个纪念堂。韩馆长对我有护法之恩,念念不忘。我在她的故乡买了一栋七层的大楼,做为韩瑛馆长的纪念堂,这是不忘本。我还有一个中学校长-周邦道先生,抗战期间我在贵州念书,他是我的校长。到台湾,我们有缘分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他往生了,我在贵州建立一个中学纪念校长。校长的别号庆光,所以学校名称为庆光中学。我母亲往生了,我用华藏奖学金来纪念她。在大陆有五十个学校,设立这个奖学金。孝亲尊师,我们要有行动去表现,要真正做到。这是提倡孝道、师道,提倡知恩报恩,人不能忘本,这是教育的作用。

10、爱惜物命:佛家提倡素食,素食是不杀生。戒律里,将“ 不杀生 ”列为第一条戒。杀生是大恶,我们要学习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http://s4/mw690/003u4M0Ezy7hKHwStAn3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