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2013-02-19 16:28:29)
分类: 教学日志

内容摘要]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群体,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所以班级的好坏对于班级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对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把握教育时机,区别不同的对象,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同伴卓越的表现中,汲取营养,接受强有力的正向刺激,去寻求更高更新的目标,从而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坚实有效的激励效应,激发学生自觉行动,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他们成功的欲望,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

[关键词]情感    目标     角色     典型

    

运用激励机制,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管理学认为,通过激励机制管理班级,可以巧妙地给学生造成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激励的发生使爱倍感丰盛,若让学生从激励中收获一种感动,就帮助他们体验了一次情感的升华,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我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深知教育的弊端所在,但正是因为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并且是一名班主任,才不能只是抱怨。我无力改变教育的形势,但我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片创新的气候,为我的学生注入一份活力,闯出一条新路。那么,激励机制究竟有哪些?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情感激励、目标激励、角色激励、典型激励。下面就以此来阐述几点做法。

一、情感激励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情感激励就是通过态度建立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用积极丰富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内化学生心中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想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快乐。”首先,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用心对待和关怀学生是当优秀班主任的首要条件,俗话说:管人要管心,管心就要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疾苦并给予帮助,听取他们的意见。使他们时时感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用自己的情感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愉快的感情,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动力。马卡连柯就曾说过:“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教育经验的根本时,我就回答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可信赖的人,愿意向他们吐露真情,自觉地接受教育和劝告,学生对教师愈加信任,教师的要求就愈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他们在心灵上收获了成功,就体验着生命的增值。

其次,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同时,要做学生的之心朋友,笔者曾在开学初的一次班会课上,做了一次调查,你最喜欢班主任是朋友型的还是狮子型的,100%的同学都选是朋友型的。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明显存在封闭性,那就需要老师多接近他们,和他们进行谈心,做他们的忠实听众。让他们把老师当成是自己的之心朋友。并且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这样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曾经遇到一个女生,经常看到她抑郁寡欢,好像有很多心事,笔者找她多次,就是不说话,甚至一问就流下眼泪。在笔者连续的追问下后,她说:老师,有些事情我不愿意说。我感激你对我的关怀,但是我不愿意说我的心事。过了一段时间,她自己找到我说,老师,我想和你谈谈,你能替我保密吗?我看着她的眼睛说:你不相信我,你可以不说。接着她就谈了她的经历。父亲长年累月在外打工,对家人极少的问候,甚至还在外面找了女人生下了小孩,他们母女于是就相依为命,年老多病的母亲就仅靠赚1000多块的钱来养活她。她很害怕,也很矛盾,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想告诉老师,又怕老师笑话;想告诉同学朋友,又怕他们知道了,不好意思。很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但是一回到家,就看到母亲的愁容,就什么也听不进去,心里非常乱。
    我在倾听时,不插话,她有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始终看着她的眼睛,关注她的事情。她的心理平稳,说完了,就有放松的感觉。我听了以后,也陷入了深思。心想: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不仅影响到她的求学之路,而且影响到她的家庭。虽然在她的家庭里我无法帮助她,但是在我的关怀下,终于让她张开了口对我说出她心里的秘密。所以,只要教师摆正心态,把全身心的爱都给学生,就会收到一份满意的答案。

二、目标激励

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管理,班级只有实行目标管理,才能根据目标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实现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才能通过满足需要真正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增强了自律意识。班级的工作比较多,所以在行为规范方面笔者制定了以下方案,并对学生进行了行为考核。

1、纪律方面

自觉遵守XX中学的有关纪律规定,根据班级制定的行为规范表每个月总结一次,对于违反纪律的同学加以扣分并及时做思想工作,争取人人都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生行为规范扣分表(    月份)

2、学习方面

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实现自我学习价值。教会学生做一些整理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他们的学习,如我会采用作业布置规范化量表让学生在积累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最终实现自我学习的价值。

XX中学作业布置规范化量表

 

学科

类型

校内作业

校外作业

优生作业

堂上完成

自习课完成

校外完成

辅导课完成

项目

类型

作业量

项目

类型

作业量

项目

类型

作业量

项目

类型

作业量

 

1

 

 

1

 

 

1

 

 

1

 

 

2

 

 

2

 

 

2

 

 

2

 

 

 

N

 

 

N

 

 

N

 

 

N

 

 

3、体育方面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选好体育委员,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达到体育达标的标准,如有一项不达标,就要鼓动班级的同学做好监督,每天加练。

4、活动方面

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凡是参加者一律进行加分,奖励按成绩大小进行调整。其中,笔者这几年连续做了一个活动,争取科任老师同意,并且齐心协力搞好班级,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性高了,题目是《批改主体多元化》

1)、学生自批。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评意识,将作业自批的过程视为他们对新知的再认识、再发展、再完善的过程,让他们与教师一起承担促进自己发展的职责,从而将批改变为自主参与、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2)、学生互批。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彼此互不设防,以自己的理解来审视伙伴的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总是不由自主地与自己对照,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同伴,这实际上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这样的批改尝试,孩子们往往意识强、领会深,他们通过对双方解题方法的了解和理解,相互接纳并相互认同评价结果,并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3)、家长参评。有选择性、针对性要求家长参与作业批改。比如:学生最近家庭作业潦草,我们便与家长协商,请家长在这一星期内针对其子女做家庭作业的态度与自觉性进行监督与批改,家长可以不管对与错,而是只针对孩子的态度给出一个单项的评价等第,以弥补我们不在作业现场的监管缺陷。这样,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惯及时得到了纠正和调控,他们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三、角色激励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在开学初,笔者习惯问:你想老师和同学怎样对待你呢?他们的回答都是:对我好一点。根据他们的答案乘胜追击,说:“想老师同学对你好一点,那你就先对别人好一点。”你尊重别人了,别人自然也会尊重你。因此,运用好角色激励,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更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例如:从一开始,笔者就会制定“我想挑战________________ 职位”,也许很多老师还会存在一手包办的做法,喜欢挑选既懂事成绩又好的同学来当班干部。这样会促使一些学生的潜能无法浮出来,导致学生认为老师看不起他们,不喜欢他们。有了这个挑战职位后,便有了班干部半年轮换制、班长负责制、竞争上岗制、议会监督制。这一制度的实施使每个人都在班干部的位置上经受了挑战和锻炼,为每个人释放了个性、展示了才华搭建了平台,并涌现出一批批校学生会干部。出自学生之手的议会法案中有这样的规定:班级议会有权罢免班长,有权弹劾班主任。虽然这几年来他们比较给我面子,没有将我弹劾出局,但他们敢将这一条写进法案,其胆量之大令我高兴。

四、典型激励

典型激励是用一种典型人物的行为,来激发他们的情感,引发人们的“内省”与共鸣,从而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来引导人们的行动。它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也更具有生动性和鲜明性,容易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给人以鼓舞、教育和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以典型人物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从富于形象性、可信性的人物形象中受到教育。例如:在新学期开始时,为了使学生学有榜样,开学的第一课我就用在校优秀典型的学生或在我校后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的事迹来激励引导学生,在榜样力量的感染下,逐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平时还要做一个“有心人”,教师始终是一个引导者,善于观察、了解、发现和挖掘学生中的积极因素,应用这些先进的事例,教育学生。其次,评选学习最认真的人。每月评选一次,并组织学生讨论,号召大家学习和赶超榜样。使学生都有“我也行”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逐渐从学习模式中不断的提高、进步。

曾经有位XX同学,他不是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思想、纪律从来不会比成绩优秀的同学差。就在那次不幸的车祸中,笔者看到他与病魔搏斗的毅力,凭着自己的意志坚强的站了起来。更是因为这次的车祸,让我真真实实看到班里存有一股团结互助,典型的力量。争着捐款,争着要写祝福语在同学录上,甚至有同学整天缠着老师载他们去探望XX同学。这种互助互爱的典型热情,深深的震撼了老师。学生的感情共鸣再次升华,同时也再一次让他们体验生命的增值。

总之,班级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运用激励机制,可将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可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优化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宁娜.活动教学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7-3547-50.

2王秀梅《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研究》结题报告——贾汪区新集中学  

3、马立 .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预测与对策研究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姓名:玲

性别:女

年龄:35

职务:教师

职称:中学一级英语教师

工作单位:雅瑶中学

 

 

http://s16/mw690/be48bb5agd60fc663a89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