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班主任如何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018-07-07 14:05:47)

进入高三阶段后,作为一名班主任,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营造和谐融洽的班风,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力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对来年高考是否能取得好成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协调好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在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对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到高考的全局,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那么,对于班主任来说,如何才能正确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树立科任教师在班级中的良好形象,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对某一科任教师存有偏见或是持有主观性的议论、评价。因而导致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同时也有个别学生的某一学科很弱,从而导致对该科的老师不感冒。这样一来,就使得有些科任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不合作而显得很被动,教学工作开展起来很吃力,那么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一现象,在高三开学初,我就利用班会课重新对本班科任教师进行了全新的评价和定位。首先,对于那些已经带过我班课的教师,我着重介绍她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比如,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的教师在高一、高二阶段的教学成绩在整个年级都是前三名,这些成绩都是全体学生有目共睹的,所以这样的介绍不仅更有说服力,而且更容易使学生认可教师的丰富经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辛勤付出,也能让学生对这些教师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对于我班的化学生物两位老师则是刚刚接手我们班,我在介绍的时候主要抓住两位教师的特色,如,生物老师曾经和我是同事,我对她非常了解,她有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对学生非常有耐心,肯投入肯钻研,教学成绩也一直很突出,人也长得漂亮;而对化学老师我则重点介绍她温柔又不失幽默感,教学有方,善于把握学生的知识弱点和漏洞,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辅导等特点。经过我的一番介绍,使得两位老师还未上课就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同时也非常期待两位老师的出现。通过后来的教学证明,我的有针对性的介绍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数学、英语、物理等课上,学生们比以前学得更卖力,更起劲,成绩也都有了很大提高;生物、化学两位老师接手后,很快进入了角色,师生关系迅速融洽,缩短了师生间的适应过程。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上述的做法,不仅帮我们的科任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学,真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再优秀的教师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耐心教育学生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看人。人无完人,连伟人还有犯错误的时候,更何况我们只是一个凡人呢。我们应客观的评价老师,学习老师的长处,摄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健康地成长。对科任教师的不足,要提示学生找老师单独交换意见,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做既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又促使老师们不断完善和提高,也维护了科任教师的威信。

二、 妥善处理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摩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师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摩擦。作为班主任,能够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处理好师生间的摩擦,根除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师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有利于班级的稳定。遇到这些情况,班主任应首先从学生入手,找出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记得一次化学课上,老师在多次强调万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后,正要进行下一个内容,这时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师,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化学老师听完后感觉很气愤,当时就回了一句:“对于你的问题我不予解答。”学生听到这样的回答也很不满意,也跟了一句:“我就是没弄明白嘛,你凭什么不讲?”就这样,师生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直到其他同学都责怪那个学生,争执才结束。课后,化学老师气呼呼地找到我,向我讲述当时的经过。我的第一感觉也很气愤,但又不得不冷静下来,于是对她说道:“这个学生是有些个性,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他毕竟是孩子嘛,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大度一点。你先消消气,等我马上找他,教育教育他。”等化学老师走后,我并没有马上找那位学生,而是找了个适当的机会,先向他了解了情况,明白具体的经过后,我就和颜悦色地对他说:“XX,当时你一定很生气,也很委屈。但是如果换个角度,你站在老师的立场考虑考虑问题的话,你就不会这样想了。更何况,这件事主要是你不对,因为但是老师对知识点已经反复强调了,这就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而且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安排的,一个环节结束了,还有下一个环节,如果因为你一个人影响了整体教学,耽误了大家的时间,那后果应该是挺严重的。如果你真的没听懂,可以课下单独找老师嘛!当然,老师的态度可能也不够好,但问题主要还是你造成的啊!”听了这番话后,该生深深的低下了头。这时,我看时机也差不多了,就适时的点拨他:“接下来该怎么做,你应该知道了吧?”那名学生马上说道:“我知道了,我会去找老师道歉,承认错误。”就这样,师生很容易就化解了摩擦,也没有因此留下什么“后遗症”。这件小事,让我认识到,师生间有些小摩擦很正常,关键是能不能客观公正的处理。假如听到老师的告状就大发雷霆,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学生,对于解决问题是于事无补的。而教育学生的时候也应该让他学会换位思考,换个角度想问题,多问“几个假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协调好师生关系。

 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
   尊师重教历,关爱学生历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是一名高中生应有的最基本素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养。这一点,对于高三教师和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爱护学生可以使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基于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不断向学生灌输尊敬师长的理念,也通过一些小举措让学生真正实践尊重老师,比如:每节课前,给老师提供一块整洁的黑板,一张干净的讲桌;为了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课堂上不打瞌睡,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师节之际,让学生办了一期赞美教师的板报,并在教师节当天的每节课堂上向老师表达问候与祝福等等。通过这些举措,老师们无形之中充满了动力,教得越来越卖力气,同学们也学得很轻松,很充实。同时,我也不时提醒科任教师,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因该关爱每一个学生,虽然个别学生会犯不同程度的错误,但我们要相信教育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我们要拿出足够的耐心与爱心,让学生感觉到的老师的关怀与温暖,争取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四、 充分发挥教师的合力。
    在整个高三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思想一致,认识统一,步调整齐划一,行为协调联动,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现实的情况是,有的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有的老师对学生要求相对较低,较差的学生对要求较严的科任教师常会产生反感,而较好的学生则对要求较低的老师也会产生不满。作为班主任老师,平时应多和科任教师沟通,对学生的要求宽严适度,尽量一致,保持平衡。如果遇到非常棘手的事情,非常难缠的学生,可以请科任教师出面协调,共同处理和解决。比如,每次大考之后,我都请科任教师单独找部分学生谈话,帮助学生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这样一来,既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次交流的机会。再有,如果遇到女生有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我就请女教师来帮忙,这样就能够真正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和我的尴尬。

应该说,协调好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门巧妙的艺术,如果班主任捋顺了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会让整个班级充满活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让班主任工作处处掣肘,事倍功半。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又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