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马岭天观.大慈岩游(第389篇20241027)

标签:
旅游 |
10月23日,我们-行五人,从杭州驱车前往建德的马岭天观和大慈岩旅游。游览这两个地方,一直是我的心愿。早几年,我在书中了解到,建德大慈岩的景致甚佳,就想去瞧一瞧。近来在手机抖音里多次看到,马岭天观美不胜收,一査发现它也在建德。从杭州到两处景点杭州的路程,相比从宁波过去要近很多。于是我跟宁波的堂兄讲,我们去杭州探望我92岁的老姐姐期间,我们夫妻四人顺便去这两个景点逛逛。堂兄表示赞同,并说车辆问题他会解决。
有弟媳的外甥驾车,杭州出发,约2个钟头的车程便抵达了马岭景区。堂兄夫妻听闻下山没有索道,便表示不去了。弟妻的外甥为我与老伴分别买了150元索道票。我们进入检票处后,大概步行了300米,抬头就看到马岭景区横卧在山岗之上,见其如此之高,老伴也说不去要返回了。于是,只有我-个人朝着山岗出发。上山有5部电梯,这种电梯长约100米,坡度约70度,人坐着由皮带输送上去,到达顶端时会有两个人把你扶起来。这种电梯被称为:飞天魔毯。
马岭天观的主景横卧在建德、桐庐、浦江三地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山顶有-双巨大的佛手托着一座桥,承载着旅游们所有美好的梦想。最顶端是万福顶,里面有一尊观音菩萨。站在那里,感觉自身处于-个奇妙的空间里,被周边的自然风光所环绕。在此处,眺望约2000米距离的仙女峰仿佛近在咫尺,真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神秘所在。万福顶后面有一处娱乐场,观天梯矗立在玻璃台上,人走上去拍照,令我脚底发麻,胆战心惊。山顶有一条玻璃滑道流着水,载着人曲曲折折直抵谷底。游完了马岭天观后,我沿着下山的步道,匆匆忙忙地化28分钟时间出检票口与堂兄们会合,在建德吃了中歺,然后直驰大慈岩。
车行驶了大约30多公里,在半崖中远远便能望见大慈岩。停车时,已然是下午3点半了。听闻只有乘坐索道上去,3个人又不去参观了。外甥给我买了-张80元的索道票,就只有我-个人去游览。由于只有我-个人坐索道,索道上升得很慢,中途索道轿厢交汇时,还停了约5分钟,我被吊在半空中,直实被吓坏了。
大慈岩景区的建筑顺着断崖依势排布,是一条由石栏接连延展的长廊。沿着右侧的小桟道向上攀登便到达“洞天一览”,此处视野极为开阔,风景优美。传说大慈岩最初的开山袓师是在元大德(1297一1307)年间,莫子渊从临安舍弃家业来到此地,雕琢石头成佛像,依着悬崖建造寺庙。庙宇一半嵌入岩腹之中,-半高悬于绝壁之上,凭栏俯瞰,令人有“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被誉为“江南悬空寺”。我从右侧乘坐索道。饶有兴致地顺着弯弯曲曲的栈道行于崖壁旁,虽说有些建筑是近些年来修建的,却也不失古色古香的韵味。欣赏着嵌入在山里的步道、寺庙、佛像,还有远处山下连绵的靑山以及渺小的村庄,景象极为壮观。我走过了天师殿、天门、鳳桥、祭天坛、双面佛。尽管我独自一人,有的桟道极为惊险,从其缝隙底头望去深不见底,但我仍然鼓起勇气走了过去。最后到达地藏王殿,那里的半崖中有一尊立体金黄色观音,还有-株很大的树,枝桠上掛满了人们折福的红丝带。整个地藏殿充满清幽的气质,所塑的地藏别具特色,头部的比例在一半以上,罗汉堂中的造像也颇有张力。在地藏大殿参观结束后走出庙门,右手边有条步道可供下山,我以最快的速度,仅用22分钟,便与在下面盼望等待的4个人会合。
经过一天紧张却又愉快的旅游,接着然后沿着高速行驶2个钟头抵达杭州,到达餐厅时已经7点半了。受到堂弟的妻舅后人们的盛宴款待,大家10多个人欢聚一桌,气氛热闹非凡,到东海旅馆住宿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